详细说明
工程管理的核心是精细化计划。承接项目后,成立专项工程指挥部,由项目经理、结构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7人组成,制定《工程实施总计划》,明确“勘察→设计→审批→施工→验收”五个阶段的里程碑节点。针对多层厂房拆除,采用“逆向施工法”,即从顶层向底层拆除,每层划分4个作业段,按“设备拆除→管线切割→墙体拆除→楼板破碎”的顺序施工,避免上层施工对下层结构造成冲击。计划中还包含详细的资源配置表,如每天投入的人员(焊工12名、起重工8名、普工30名)、设备(液压剪2台、起重机1台、雾炮机4台)及材料消耗,确保资源精准投放。
技术创新提升工程效率。引进“静态爆破技术”拆除混凝土结构,通过膨胀剂产生缓慢压力使构件开裂,避免传统爆破的震动和粉尘;使用“模块化吊装”处理大型设备,将精馏塔等按“塔节→平台→附件”分解,用BIM软件模拟吊装路径,确保吊装精度误差≤50mm;开发“管道快速切割系统”,配备轨道式切割机,切割直径800mm以下管道时效率比人工提高3倍,且切口平整。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拆除工期平均缩短25%,粉尘排放减少60%。
安全管控贯穿工程全周期。施工前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后实施,针对高空作业(搭设1.2米高防护栏)、动火作业(配备2名监火人)、有限空间作业(强制通风30分钟后检测)等危险环节制定专项措施。现场设置智能监控系统,包含8个高清摄像头、4个气体检测点、2个噪音监测仪,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部,超标时自动报警。每周组织“安全日”活动,开展应急演练,如氨气泄漏处置、高空坠落救援等,提升团队应急能力。
设备回收与工程同步推进。工程团队中嵌入设备回收小组,随身携带《常用设备回收价格手册》,现场评估设备价值并与企业协商。对高价值设备如高压反应釜、色谱仪,采用“保护性拆除”,单独制定拆除方案;对管道、阀门等通用件,按材质分类打包,如304不锈钢、20#碳钢分别存放。回收的设备当天运至基地,避免现场积压影响工程进度。
工程验收执行严格标准。拆除工程完成后,需通过“三方验收”:企业验收(确认拆除范围、设备回收数量)、监理验收(评估施工质量、安全措施)、环保验收(检测场地土壤、地下水、空气质量)。验收合格后出具《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包含工程总结、各项检测数据、问题整改记录等,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绍兴市柯桥区化工产业改造提升领导小组对拆除工程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对评为“红色”的优质工程给予企业信用加分。政府还要求园区内企业拆除工程必须由具备“化工石化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以上资质的企业承接,确保工程质量。
对于绍兴的化工企业而言,系统化的拆除工程服务解决了“多层厂房拆除难、设备回收乱、环保不达标”的痛点,尤其是在园区“退二进三”改造中,规范的拆除工程为土地再开发奠定了合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