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高效拆除的核心在于“前期规划-协同作业-智能管控”的全流程优化。前期规划阶段,运用BIM技术构建整厂三维模型,模拟拆除过程中的人员动线、设备路径、废弃物运输路线,识别潜在冲突点并提前优化。为南通某船舶配套厂制定的拆除方案,通过BIM模拟发现3处设备搬运通道瓶颈,提前进行结构改造,使后续拆除效率提升40%。规划方案还包含详细的资源调配表,明确每天的人员数量、设备型号、物料供应等,避免现场窝工。
协同作业采用“模块化拆除小组”模式,将整厂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由拆除组、设备回收组、清运组组成的专项小组负责,各组之间通过对讲机和调度平台实时沟通。拆除组使用液压破碎锤、高频振动棒等高效设备,设备回收组同步进行设备拆解,清运组及时将废弃物运离现场,实现“拆除-回收-清运”无缝衔接。在南通某电子厂项目中,10个模块化小组并行作业,仅用28天完成了原本需要45天的15000平方米厂房及设备拆除任务。
引入智能化管控系统提升现场效率。在拆除设备上安装GPS和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位置和工作状态,调度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设备使用效率,设备利用率提升至85%以上。使用无人机进行每日进度巡检,生成三维点云模型与BIM计划模型比对,偏差超过5%时自动预警,确保拆除进度按计划推进。某汽车零部件厂项目中,通过智能管控及时发现某区域拆除进度滞后,调整人员支援后2天内赶回计划进度。
安全与高效并重,建立“双保险”安全体系。所有施工人员经过南通住建局认证的特种作业培训,持证上岗率100%;现场设置电子围栏,越界时自动发出声光报警;高空作业采用智能安全绳,张力异常时立即锁定并报警。近三年完成的南通整厂拆除项目中,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获评“南通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针对南通临江靠海的地理特点,制定专项环保措施。拆除过程中使用雾炮机、防尘网等降尘设备,PM2.5浓度控制在0.5mg/m³以下;废水经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回用;船舶行业的特殊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企业处置,符合南通长江生态保护要求。某船厂拆除项目中,通过严格的环保措施,获得南通生态环境局的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