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资源再利用体系涵盖建筑材料、工业设备、能源回收三大领域。在建筑材料方面,采用“分类拆除+精准分拣”模式,对厂房的钢结构、混凝土、砖瓦、木材等进行分类拆解。钢结构部件经喷砂除锈、无损检测后,90%以上可直接用于新厂房建设或加工为钢结构构件,2023年回收的5000吨钢结构材料,经处理后销售给绍兴本地钢结构企业,每吨价格较废钢市场价高出800元。混凝土块通过移动式破碎站加工成再生骨料,分为0-5mm、5-10mm、10-20mm等不同规格,用于道路基层、市政工程垫层等,产品通过浙江省再生建材认证,供应给绍兴多个重点工程项目。
工业设备再利用形成“梯度流转”链条。对回收的设备进行三级检测:一级检测合格的设备(性能达新机80%以上),经翻新喷漆后进入绍兴二手设备市场,主要供应本地中小企业;二级检测合格的设备(核心部件完好),拆解为零部件销售给设备维修企业,如纺织机的罗拉、锭子等易损件,年供应量占绍兴维修市场的30%;三级检测不合格的设备,进行材料分离回收,金属材料送往绍兴钢铁厂回炉,塑料、橡胶等送往专业再生企业处理。某印染厂的10台定型机,经检测后2台整机翻新销售,3台拆解为零部件,5台进行材料回收,综合利用率达100%,为客户创造了超出预期的回收收益。
能源回收方面,与绍兴本地新能源企业合作,对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废油等进行收集利用。在化工厂房拆除中,采用专业设备回收残留的有机溶剂,经处理后作为工业燃料使用;对废弃电缆进行铜米加工,分离出的铜和塑料分别回收,同时利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为厂区供暖,年节约标准煤500吨。
为提升再利用效益,我们引入多项创新技术。建筑材料分拣环节使用AI智能识别系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自动识别不同材料,分拣效率提升3倍;设备翻新采用纳米涂层技术,使金属部件的耐腐蚀性提升50%;再生骨料生产中加入新型添加剂,抗压强度提高20%。这些技术创新使资源再利用的附加值平均提升25%,在绍兴某纺织园区整体拆除项目中,通过技术赋能,资源再利用收益较传统方式增加400万元。
建立“互联网+再生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可视化追踪。客户可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厂房拆除进度、资源分类数量、再利用去向等信息,平台自动生成资源再利用效益分析报告,包括减少的碳排放、节约的自然资源、创造的经济价值等数据。某黄酒厂旧址改造项目中,通过该平台展示的再生资源效益数据,成为绍兴市循环经济示范案例。
我们还积极参与绍兴市政府的“无废城市”建设,承担多个老旧工业区改造的资源再利用任务。与绍兴文理学院合作成立“再生资源技术研发中心”,共同研发建筑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在绍兴滨海新区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园,形成“拆除-回收-加工-再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达1.2亿元,带动就业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