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彩的品种:
青花
釉下彩的一种品种。用含有钴的珠明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白地蓝花,故名。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
元代中后期,青花瓷工艺已经成熟,典型瓷器是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文的青花海水云龙象耳瓶,名为至正型青花。传世的至正型青花器仅存二百件左右,因而特别珍贵。
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发展到最高的阶段,以其胎釉洁润、彩色鲜艳的特点而成为主流瓷,并且长达六百年盛行不衰。清代景德镇青花瓷以康熙朝制品为最佳,康熙青花用国产浙江料,呈纯粹的宝石蓝,极为艳丽,青花浓淡层次多,能画出中国画的渲染效果,这些艺术效果都是空前绝后的。雍正、乾隆时期,青花已无法再烧出康熙青花的宝蓝色。
从青料的种类来分,包括苏麻离青、平等青(陂唐青)、石子青、回青、浙青、珠明料和化学青料等,各类青料的产地、颜色、使用年代都有较大差别,是鉴别各朝代青花的标准之一。
釉里红
釉下彩品种之一。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绘,施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白地红彩,红彩在釉下,故名。
始于元代景德镇窑。釉里红瓷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从元代釉里红产生,到明宣德朝发展到高峰,明中期后衰退以至晚期停产。明代末年,民窑又开始试烧釉里红瓷器,但大多色泽不纯正。
第二阶段从清康熙朝起恢复生产,到雍正朝发展到高峰,之后又逐渐走下坡。
色彩合成
在一件瓷器上同时用青花和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故名。画面由红、蓝两色组成,二者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俗称“青花加紫”。另外,有用釉上绿彩代替青花,或用釉上矾红彩代替釉里红的工艺,装饰效果也宛若青花釉里红,但毕竟是另一种彩釉了,亦不如青花釉里红瓷名贵。
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由于烧成难度大,一直被视为我国古瓷的名贵品种。明清时色彩更加绚美,所绘龙、凤、缠枝花卉等,十分绮丽。
釉下五彩
清光绪三十三、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黑、蓝、红、褐、绿五种高火釉下彩颜料,醴陵从此烧制出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
釉下七彩工笔瓷
景德镇釉下七彩工笔瓷由杜玖桦2011年研发成功,填补了景德镇没有釉下七彩工笔瓷的历史空白,是陶瓷家族中釉下彩的一个新品种。
景德镇釉下七彩工笔瓷直接在坯体上进行手绘、手绘后施釉、入窑1300多度高温一次烧成。
装饰方法釉里红线绘
即在坯胎上用釉里红作线条描绘纹样,在高温条件下烧成,会出现“飞红”现象,影响质量。
釉里红涂绘
以釉里红成块、成片地表现图案,如明代的一些釉里红“三鱼”、“三果”、“双龙”纹饰。这种表现方法,通常和胎体的模印、刻划的图案结合在一起。
釉里红作地留白
是用釉里红涂抹图案以外的地方,图案为白色(或罩上透明釉色)。这种方法,也往往在胎体上将装饰纹样刻划或模印出来。
》》》》》》》》广州聚艺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项目:古董鉴定、古董估价、古董拍卖、古董展览、古董交易
征集范围:
字画:国画 油画 书法 佛像画 书画 山水画 水墨画 人物画 花鸟画
瓷器:青花瓷器 粉彩 珐琅彩 斗彩 哥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钧窑 五彩
玉器,和田玉 翡翠 田黄石 鸡血石 黄龙玉 高古玉 貔貅 古玉 蓝田玉
钱币:银元 铜币 古钱币 纪念币 袁大头 光绪元宝 错版币
奇石:天然奇石 陨石 玉原石 石砚 印章 石雕 石刻
杂项:紫砂壶 阴沉木 酸枝木 紫檀 沉香木 各类家具 竹雕 黄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