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2014年香港正大国际拍卖春季拍卖会推出精品瓷器——粉彩寿桃碗一对
名称:粉彩寿桃碗一对
规格:直径:10.9cm高:4.5cm
价格:600000(60万)
此对粉彩寿桃碗釉质莹润透亮,釉质坚实,上面所绘寿桃纹饰异常精美,饱满,底书“大清光绪年制”款识,极具收藏价值。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艺术瓷厂生产“福寿牌”粉彩瓷获国家金奖。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光绪时期的粉彩瓷器中有大量祥瑞题材的装饰,这类题材大都借助自然景物寓意吉祥。绘画工细、层次清晰、内容繁缛是其时代特点。此瓶运用渲染手法绘画桃实,桃实饰彩浓厚,成功地表现出成熟桃实的娇艳色彩,构图疏密有致,形成叶有阴阳向背、树有老枝新芽的效果,是乾隆粉彩大件器物的代表作品。
以九桃纹装饰瓷器是雍正以来官式瓷器的题材和样式,至光绪朝仍有仿造。雍正朝的九桃图样或见于粉彩天球瓶、粉彩橄榄瓶,或见于过枝纹粉彩盘。在所有雍正、乾隆和光绪时期的粉彩九桃纹瓷器上,以雍正时期的纹样着色最为鲜艳且最多样化,绘画水准最高。光绪其次
2013年末香港正大拍卖公司也有幸征集到一件光绪年间的寿桃碗,此碗一般作为陈设品。底色白中微微含青,肥厚滋润。通体装饰粉彩,高雅精致。几枝桃枝,向四边伸张,枝上绘九个寿桃,饱满有力,象征着长寿。桃花盛开,花蕾含苞,蝴蝶飞翔,动静呼应。桃叶施绿彩,正反阴阳,一浅一深,立体感强。枝干黑褐彩,有力地向上、向两边伸去,建构出整个画面。此画用色十分匀雅,虽重色,但无突兀感。寿桃是黄色、橘黄、红色逐渐过渡形成的,质感凸显。放大镜下绿叶呈开片状,能见蛤蜊光。底足露胎为黑褐色,放大镜下能见隐隐约约的糯米状。足底书写青花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笔痕明显,钴料发色秀美。
2014年香港正大国际拍卖春季拍卖会推出精品瓷器——粉彩寿桃碗一对
名称:粉彩寿桃碗一对
规格:直接:10.9cm高: 4.5cm
价格:600000(60万)
此对粉彩寿桃碗釉质莹润透亮,釉质坚实,上面所绘寿桃纹饰异常精美,饱满,底书“大清光绪年制”款识,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