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聚丙烯PP回收厂家
在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的前体下,该方法包括加入一种或多种水溶性和/或水分散性的N-卤胺化合物,例如2-氯-1,3,5-三嗪-2,4,6-三胺,和基于阳离子季铵基团(QAM)的N-卤胺等。卤素稳定剂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自由基清除剂,例如氢醌,(2,2,6,6-四甲基哌啶-1-基)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4-二醇、2,2,6,6-四甲基-4-哌啶醇。负载组分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水溶性/可分散的天然或合成聚合物,例如淀粉,纤维素,明胶等及其衍生物,或乙烯基或丙烯酸树脂乳液。潜在的待涂覆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砂子、沸石、玻璃珠、粘土、玉米芯、草杆和木材。
7 其他接枝方法炭材料接枝的方法还有许多,比如新型炭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机械性能而作为电接枝的基底材料[8]。目前,重氮化电接枝[9,10]作为一种简单可控、的表面修饰方法,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
3 接枝炭材料的应用
3.1 物缓释
近年来在生物医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中,高分子物缓释材料是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一般的给方式,使人体内的物浓度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血液中或是体内组织中的物浓度上下波动较大,有时候超过病人的物高耐受剂量,有时候又低于有效剂量,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疗效,而且可能产生副作用。物的缓释是将物活性分子与特定载体结合(或复合、包囊)。该物到达体内不会马上释放,它会以适当的浓度和持续时间释放出来,从而达到特定效的目的。要制备缓释品,关键是要制备能使被承载的物缓慢释放的载体材料。近年来,炭材料由于化学和物理性质的稳定、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在炭材料接枝目标物,以实现物的靶向输送,减少服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谢萍等[11]制备亲水性纳米炭并研究其淋巴靶向性,并通过小鼠皮下注射实验研究其淋巴示踪性,结果用这种亲水性接枝纳米炭制备的混悬液能在4min内有效地对小鼠淋巴结进行染,具有淋巴示踪特性。肖英[12]等研究了经硝酸氧化改性后的炭黑,保留了大量的羧基,使得炭黑在水中有了较好的分散性,还在炭黑表面接枝抗肿瘤物,合成一种能准确到达肿瘤靶向位置的物。
3水样原始浊度的影响在p H为7. 0,含Ni2 +浓度为30 mg/L,取三组浊度分别为0 NTU、83. 1 NTU、201. 5 NTU的水样,添加不同量絮凝剂后, 得到浊度对水样中Ni2 +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
由图3可看出,随着浊度的增加,水样中镍离子的去除率均有增大,即浊度的存在可以促进Ni2 +的去除,这是因为: 悬浊液的致浊微粒呈阴性,用絮凝剂处理水样时,Ni2 +可中和致浊微粒和LSAM二者过多的负电荷,加强絮凝作用; 另外, LSAM与Ni2 +发生螯合反应又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和网捕卷扫作用去除致浊物质,产生大量絮体,这些絮体的比表面积大,一部分溶解性的Ni2 +被吸附在絮体表面上,随着絮体的沉淀而进一步去除 ,使得的去除率升高[6]。
安徽聚丙烯PP回收厂家
(a:未接枝的玉米芯;b:玉米芯接枝共聚物)2.3 接枝改性玉米芯吸附性能研究
分别取未接枝玉米芯与接枝率为88.6%的改性玉米芯, 对浓度10~50mg·L-1的Cr3+时进行吸附, 并考察其吸附结果, 得到了不同浓度与平衡吸附量 (qe) 的关系见图3。
(反应条件:玉米芯为0.2g, 温度为30℃, 吸附时间为2h)
由图3可知, 改性玉米芯对Cr3+具有的吸附效果。玉米芯的表面有很多活性官能团, 如羟基、羧基和氨基等, 这些官能团可以与重金属离子成键或络合, 是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吸附位, 因此玉米芯可以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去除。而接枝改性通过接枝共聚方法使玉米芯大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数增多, 使玉米芯的吸附性能大大增强。因此采用接枝共聚的方法对玉米芯进行改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式 (1) 中, qe为平衡吸附容量 (mg Cr3+·g-1) ;C0为吸附前Cr3+的浓度 (mol·L-1) ;C1为吸附后溶液中的Cr3+浓度 (mol·L-1) ;M为玉米芯用量 (g) ;V为Cr3+溶液的体积, 本实验中溶液均取用50mL。2 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分析
接枝前后的玉米芯红外光谱见图1。在3400cm-1附近, 接枝前后玉米芯的谱图中均出现宽而强的吸收峰, 这可能是玉米芯所含的羟基 (O-H) 缔合峰。而接枝后的玉米芯在这个区域可能还存在游离的N-H伸缩振动峰。图中明显的区别在于接枝后玉米芯谱图中明显出现了甲基丙烯酸的羰基 (C=O) 的特征吸收峰 (1713cm-1) 和甲基 (CH3) 的伸缩特征峰 (2990cm-1和2933cm-1) , 而这些组特征峰在未接枝的玉米芯谱图在图1 (a) 中并未出现。此外, 接枝玉米芯的谱图中出现1664cm-1的酰胺特征峰吸收峰, 说明甲基丙烯酸 (MAA) 与丙烯酰胺 (AAm) 成功接枝到玉米芯大分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