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拍卖双凤纹铜镜的价格行情

时间:2016-04-21 14:05

  拍卖双凤纹铜镜的价格行情 

  双凤纹铜镜宋青铜鎏金双凤纹葵花镜,直径19.3厘米,该器物为六出葵花形,圆钮,钮两边对称的分布一对凤凰,纹饰精美,凤凰身上的鳞片及尾部羽毛上的花翎皆刻画清晰细腻。这面铜镜在近千年的历史风霜中逐渐老化,整体已生铜绿,只有纹饰的沟壑中还残留着微微发光的金色,细细看去,似乎向我们展示着它曾经有过的鎏金的辉煌。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三个阶段缔造了辉煌的中国历史,成就中国古代铸镜史上优美的篇章,虽然它们的历史还不到中国古代铸镜史的三分之一时段,却铸造了全部铜镜精品数量的百分之九十,唐代

  铜镜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许多著名的铜镜种类多出于这三个阶段,它们成为了铜镜精品的代名词。而在铜镜上带有年代款识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已经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就市场价格而言,有时带年款的铜镜是不带年款铜镜的两倍。

  2016年双凤纹铜镜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此镜出土于吉林省德惠县后古城金代遗址中,呈八角形状,直径10.3厘米。从装饰风格看,该镜给人以朴拙厚重之感,八个对称的宽边大角,具有向外伸展的张力;而角与角之间轮廓线条又呈向内弯曲,有了收敛之势,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两只展翅翩飞的凤凰的造型,面与线结合,形象简洁而生动,有几分画像石的写意作风,颇有装饰性。

  春秋战国的铜镜多集中在战国时期,如“山字纹镜”“羽纹镜”“云雷纹镜”“花叶纹镜”“龙纹镜”“变形蟠螭纹镜”“连弧纹镜”“镂空龙纹镜”“菱纹镜”“猴纹镜”“凤纹镜”等品类,春秋时期的铜镜不多见,除类似绳纹的“龙纹镜”偶见外,其他品种很难见到。

  双凤纹铜镜_近年来成交记录:

  唐~宋双凤纹镀金方镜-----成交价:RMB4,400,600---成交日期:2014-03-04

  双凤纹菱花式铜镜-------成交价:USD1,932,500---成交日期:2012-03-22

  唐~宋双凤纹镀金方镜-----成交价:RMB1,458,000---成交日期:2014-03-04

  唐瑞兽双凤纹葵花口铜镜-------成交价:RMB1,102,000---成交日期:2015-11-14

  双凤纹铜镜----------成交价:HKD1,265,000---成交日期:2013-04-07

  双凤纹铜镜----------成交价:HKD1,911,500---成交日期:2012-03-31

  瑞兽双凤纹葵花式镀银铜镜---成交价:USD1,950,000---成交日期:2012-03-22

  双凤纹手柄镜---------成交价:RMB1,852,000---成交日期:2011-05-12

  双凤纹铜镜----------成交价:RMB4,605,526---成交日期:2012-03-31

  双凤纹手柄镜---------成交价:RMB1,000,000---成交日期:2011-05-12

  双凤纹铜镜之珍贵价格堪比艺术品

  铜镜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遗产的珍品。铜镜的背面装饰着各种花纹和铭文,这些纹饰和铭文的产生与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关系。由于镜背面积小,纹饰所选用的题材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这种凤凰形象,与中原地区出土的一些凤纹镜相比,艺术手法更显粗犷,是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二凤首尾相接,随镜赋形,构成一个圆形的视觉之象,这是金代铸镜装饰的典型表现手法,它与双龙纹镜和双鲤鱼纹镜的构图是一致的,皆追求一种圆满祥和的气氛。这种饰镜风格是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它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心理,从此镜看,它亦反映了我国古代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统一性与继承性。

  2016年御藏阁私人博物馆将举行大型双凤纹铜镜专场展览展销,御藏阁私人博物馆:管经理

  对双凤纹铜镜艺术品运作多年有着丰富经验,欢迎来电咨询详谈。

  御藏阁私人博物馆,简称御藏阁,品牌创建于二零零八年奥运兴办之际, 御藏阁投资20个亿于浙江温岭打造文化艺术产业园,占地300亩,艺术办公面积12000㎡。御藏阁现下;艺术品交流交易中心、珠宝礼品馆、国石馆、佛教文化中心、茶酒文化中心、龙泉青瓷馆、良渚文化馆。主要交易古玩艺术品,现已收藏有数百件各式各样各朝各代的藏品。在创建时有它的特殊含义:“御上佳品,鼎盛中华,藏世于阁。”公司创建之初建设了海边明珠以佛法,茶道,香经,龙泉,良渚文化等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文化产业园区,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东南亚海外香港收藏协会等众多会员团体支持。

  御藏阁私人博物馆在创建时有它的特殊含义:“御上佳品,鼎盛中华,藏世于阁。”本馆创建之初建设了海边明珠以佛法,茶道,香经,龙泉,良渚文化等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文化产业园区,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东南亚海外香港收藏协会等众多会员团体支持。逐渐发展成泛江浙一带乃至华东地区艺术品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