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 拉丁学名为P.santalinus。檀香紫檀为紫檀中精品,密度大棕眼小是其显著的特点,且木性非常稳定,不易变形开裂。檀香紫檀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迈索尔邦地区、缅甸地区所出产的紫檀最优。紫檀质地坚硬,色泽从深黑到红棕,变幻多样,纹理细密。紫檀有许多种类,紫檀生长速度缓慢,5年才一年轮,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据记载示巴女王曾以小叶紫檀木作为送给所罗门王的定情礼物,该木材被制成约柜,还有他们的床,并在上面诞生了以色列人的祖先曼尼里克一世,所以对于犹太人小叶紫檀是一种神圣的木材,在《密什那》(MISHAN)法典中称为充满正能量的天赐之木。
形态特征
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却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檀”,别名青龙木,主要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菲律宾等地,中国湖南、广东、云南也有少量出产。小叶檀的形态特征:乔木,树干通直,树皮深褐色,深裂成长方形薄片。树干的树液呈深红色。小叶3-5片,一般为椭圆或卵形,长9-15cm,花黄色或带黄色条纹,花期为11-12月,果呈园形,果期4-5月。
历史起源
中国古代认识和使用紫檀木始于东汉末期,晋。崔豹《古今注》有记载,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明代(公元1368——1644),紫檀为皇家所重视。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七次下西洋。但是这对中国庞大的统治集团来说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清初,紫檀家具几乎为宫廷垄断,户部专门在南亚、东南亚设立采购点为宫廷采购紫檀。改革开放以后,大家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喜欢古典传统家具逐渐变成了一种时尚。紫檀家具变成中产阶级使用、收藏的宠儿。市场需求日盛一日,加上紫檀木即将被列入环保之列,禁止采伐,将步入象牙、犀牛角同样的保护行列。有关国家也严控出口。因此紫檀木的价格迅速攀升,五年间价格上升了十倍以上,2013年的市场价格已超过百万元每吨。
在《红木国标》中确定的红木树种中,紫檀为红木之首。紫檀坚实厚重,木质细腻,密度较大,棕眼较小,稳定性优,纹理漂亮,韧性好,耐雕琢,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小叶紫檀为最优,其余各类檀木则被归纳在草花梨木类中。紫檀木色呈深紫,历来为皇室贵族家具专用木材,价格昂贵,居各木之首,被称为“帝王之木”。十八世纪法国皇家路易十八所使用家具,其材质也是选用上等紫檀木所造。常言十檀九空,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紫檀生长极其缓慢,一棵成材的紫檀要生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因出材率极低,资源奇缺,又有“寸檀寸金”之说。
明朝,紫檀为皇家所重视。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下西洋,沟通了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各国在与中国定期和不定期的贸易交往中,也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这对中国庞大的统治集团来说,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采办。随后,私商贩运也应运而生。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也基本采伐殆尽。尤其是紫檀木,几乎全被捆载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率当时世界所产紫檀木绝大多数尽汇集于中国。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沽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美等西方人士较中国更重视紫檀木,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紫檀大料,认为只可作小巧器物。
小叶紫檀原木
据传拿破仑墓前有五寸长的紫檀木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慕,以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见到许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尽在中国。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欧美流传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运去的。由于运输困难,他们一般不收买整件器物,仅收买柜门、箱面等有花纹者。运回之后装安木框用以陈饰。
清朝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如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遂将仅存的紫檀木全数用光。
鉴定方法
真正的印度小叶紫檀,新的时候颜色红的,带上手后颜色渐渐变深。和非洲紫檀比,紫中有花纹,油润不干。非洲紫檀是死黑一片,没有光泽,纤维粗,干燥收缩后有很多"牛毛纹",这"牛毛纹"实际是不同机体收缩度不一样,造成的间隙.称大叶檀是新檀,小叶为老檀!
由于新檀的进口越来越受限,价格逐年翻升,升值潜力也是很大的!
鉴定方法
浸泡五小时后荧光
浸泡五小时后荧光(2张)
小叶紫檀(檀香紫檀)的鉴定方法:
一:取一木片,放入水中,若是檀香紫檀则沉于水。若沉于水继续下一步。
二:取一木片在白纸上划,若是檀香紫檀则有紫红色的划痕,用相同的力度划第二次,第三次……,划痕变淡至消失;若有划痕继续下一步。
三:取木屑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木屑与水的比例:体积比大约1:3——1:10),若是檀香紫檀则过12小时可见水的最上层(视觉效果:水的最上层和玻璃杯壁附近最明显)有蓝色机油般荧光现象,过24小时荧光更明显,此步主要用于排除卢氏黑黄檀等其他酸枝木和非紫檀属木材;若有荧光现象继续下一步。
四:观察上一步中木屑水浸出液的颜色。若是檀香紫檀则是紫红色(颜色的深浅与取材的部位、水的多少及浸泡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若是紫红色或不好确定继续下一步。
五:看横切面上管孔的分布。若是檀香紫檀则整个生长轮内管孔直径略相等且分布较均匀;横切面可用一把锋利的刀一刀削成,最好不要回刀,观看时可涂一些清水,最好用十倍放大镜或更高倍数的放大镜观察;若分布较均匀或不好确定继续下一步。
六:看生长轮。在横切面上观察生长轮,若是檀香紫檀则生长轮不明显;若生长轮不明显或不好确定继续以下四步。
七:看板面材色。若是檀香紫檀则新剖面为桔红色,久则为深紫或黑紫,常带浅色和紫黑条纹。
八:闻香气。若是檀香紫檀在与物体磨擦时则有很微弱的清香气(似檀香味,但不与我们平时生活闻到的燃香一样),用锉刀锉、台锯刨的时候气味很大。
九:看纹理。若是檀香紫檀则纹理交错,有的局部卷曲。看小叶紫檀的纹路及颜色, 牛毛纹、金星都是紫檀的典型特点,但不可把其他木材的导管误认为是紫檀的牛毛纹,关键还是自己多看实物,看多了也就找到识别紫檀纹路的感觉了。
十:看油质感。若是檀香紫檀则有油质感;若能通过此四步继续下一步。
十一:横切面30倍放大。这是个人识别的最后一步,在木材的三个切面上,横切面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要仔细观察横切面的特征,与国家标准《红木》中的描述和图片相比较,若是檀香紫檀则相符(若没条件此步可略去不做)。若能通过以上十一步的检验就可确定这种木材是檀香紫檀,若有其中任何一步明显不符合则可判定不是檀香紫檀,若仍有疑问,可取样(麻将大小)送有关部门(比如中国林科院)做木材树种鉴定。
浙江御藏阁博物馆为了扩建全球火热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