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五铢的收藏价格距离顶峰还有很远
常平五铢五铢钱的出现,是继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又一次重大货币改革,这种钱已趋向成熟,面、背均有外廓,穿孔背有廓面无廓,而在五铢钱尚未出现以前的三铢钱,有些面背均无内外廓,因此容易被盗磨,即被人磨取铜屑另行铸钱谋利。而五铢钱的铸行则大大避免了这些弊端,这一先进的形制是经过长期的探索才逐步完善的。
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铸,青铜制。据《北齐书》帝纪第四文宣载:……四年春正月……己丑,改铸新钱,文曰「常平五铢」。又查《隋书》志第十九食货载: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青、齐、徐、兖、梁、豫州,辈类各殊。武平已後,私铸转甚,或以生铁和铜。至於齐亡,卒不能禁。
常平五铢-2016上半年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大统五铢与常平五铢
《北史魏本记》:“(西魏文帝大统六年)二月,铸五铢钱”,“(十二年)三月,铸五铢钱”。旧谱总将一种与永安五铢(图1)的钱文十分接近的五铢钱认定为西魏五铢(图2),这种五铢钱面有外郭,无内郭,钱背内外郭俱全,钱文铢字“朱”字头方折,“五”字交叉两笔呈直笔,直径约23毫米,重3克左右。如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将此图置于永安五铢之后,简说:“五铢,北史:西魏文帝大统六年二月,铸五铢钱,十二年三月,铸五铢钱。旧谱曰:以赤铜铸。”此说似乎已是铁板钉钉,毫无疑问的事了,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起西魏墓的出土与发现,将这一说法强烈地动摇了。
常平五铢_近年来成交记录:
北周“五行大布布泉四铢常平--成交价:RMB1,100,805---成交日期:2014-12-01
布泉,常平五铢等-------成交价:RMB1,165,000---成交日期:2014-03-13
西汉两铢、三铢各一枚、四铢--成交价:RMB1,155,060---成交日期:2013-05-12
常平五铢六枚---------成交价:RMB1,880,000---成交日期:2013-12-04
大元,天汉,常平五铢-----成交价:RMB1,560,055---成交日期:2011-01-03
公司简称:北京保利布泉,常--成交价:RMB1,666,165---成交日期:2011-03-13
西汉两铢、三铢各一枚、四铢--成交价:RMB1,860,000---成交日期:2012-05-12
常平五铢-----------成交价:RMB1,801,500---成交日期:2014-01-04
布泉,常平五铢等-------成交价:RMB1,100,165---成交日期:2012-03-13
常平五铢永安五铢太平天国背--成交价:RMB1,575,000---成交日期:2012-12-02
常平五铢,2016年春拍火热征集中……
另外有一种版式,缩字俯平,直径2.45厘米,厚度0.17厘米,每个字都有异:俯常、俯平、四字皆缩。这一版目前存世仅以枚计,其稀少程度可想而知。还有一种版式,降金大尾平,直径2.44厘米,厚度0.16厘米,“平”、“铢”两字变化很大。只要仔细研究,也许还会有新的版式发现,这样使收藏有了乐趣。
南北朝时期,铸币甚多,币值混乱,私铸盛行。到了天保四年,北齐用的还是以东魏“永安五铢”钱为主,杂用其他钱币,文宣帝想结束这种状况,就开始铸造钱币。但此钱没有使用他的年号,而是取名“常平五铢”,原来此钱是借用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之名。“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常。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文宣帝为自己铸造的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常平五铢”因为当时采用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造得非常精美,文字流畅版式划一,玉箸体钱文笔锋圆润。此钱名为“常平”,很多收藏爱好者取其意,作为吉语钱带在身边作为符。
常平五铢成交价格,常平五铢鉴定真假,常平五铢出手咨询
古董古玩拍卖征集范围:
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以及珠山八友传世之作;
玉器:翡翠玉器,玉器“润、透、白、”为佳;
书画:古代或近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器、及历代文房用品等;
温岭市台州御藏阁博物馆(艺术品收藏、评估、拍卖、展览、展销、投资、市场信息咨询等)
企业精神:
---发展实体经济、发掘民族瑰宝、弘扬中华文化、 回报社会大众。
企业宗旨:
---热爱祖国,热爱会馆,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热情 待客,文明服务。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为宾客服务的水准,让顾客完全满意。
相关新消息请关注浙江省御藏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