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通宝收藏需要注意什么
大观通宝宋朝仅年号钱,钱文已近百种,若考虑版式差异,则过千种。其中淳化、崇宁、大观等年号钱,可称当时标志性古钱。徽宗在字画上的造诣,今世仍为人津津乐道。因此徽宗题写的钱文,充分展示了其艺术上的个性和美感,一眼即知是他所写,仿佛它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使大家能在时间就想起他。徽宗题写的瘦金体“大观通宝”四个字,铁画银钩,刚劲有力,再配以高超的铸造工艺,使“大观通宝”被誉为古代三大美泉之一。
在钱币制作上,在方孔圆钱上安排四个瘦金体文,加上狭缘而不用阔缘,钱文与细廓的线条配合得非常得体,和谐。而这些钱文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点,坚画收笔带钩,撇如,按如切刀,劲健有力,洒脱自如,加上廓深肉细的精湛作工,更显得豪纵俊逸,气度不凡了。特别是“大观通宝”四个字,有简有繁,在圆钱上本不易处理得当,但他能部署、配置得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
小小一枚“大观通宝”竟拍出250万高价
图中所示为御书钱“大观通宝”折二钱。钱币穿郭匀称规整,铜色略深。钱文“大观通宝”字体纤秀,气韵贯通,“通”字为宋代方头通(通字“甬”头写作方形)。背面无铭文。大观通宝又有铜钱和铁钱之分。北宋由于战争频繁,官家滥铸及民间盗铸蜂起,铜货短缺。因此开铸铁钱。御书铁钱有“崇宁通宝”折二钱,“大观通宝”小平、折二及行书小平钱。而御书铜钱“崇宁通宝”有小平和折十。折十版制颇多,并由徽宗亲自指导工匠精心制作。“大观通宝”铜货则多,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及特大型钱。其中又以折十钱钱文为美观,小平钱中有些版别也极为上乘。大型铜“大观通宝”多为传世古币,罕有出土,而较传统的观点认为徽宗御书钱中,以崇宁钱为上,大观钱次之。同是纤文,宋御书钱则与新莽钱文审美意旨相去甚远。
大观通宝_近年来成交记录:
北宋北宋大观通宝行书小平铁--成交价:RMB1,150,600---成交日期:2012-08-21
北宋北宋大观通宝行书小平铁--成交价:RMB1,150,600---成交日期:2011-08-21
北宋“大观通宝”折三铁母北--成交价:RMB1,028,750---成交日期:2011-12-06
北宋“大观通宝”折十背刻花--成交价:RMB78,400---成交日期:2010-11-14
大观通宝折三铁母-------成交价:RMB3,600,000---成交日期:2010-11-15
北宋北宋大观通宝行书小平铁--成交价:RMB2,150,600---成交日期:2010-08-21
北宋崇宁通宝特大型钱(直径--成交价:RMB1,134,400---成交日期:2010-05-23
北宋“大观通宝”折三铁母---成交价:RMB1,400,000---成交日期:2010-11-14
大观通宝一组40枚------成交价:RMB2,036,800---成交日期:2012-04-19
宋“大观通宝”大钱(试铸币--成交价:RMB3,172,000---成交日期:2012-12-30
大观通宝如何分辨真假
此枚“大观通宝”是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之作,钱文精美,铸造技术高超,为历朝之冠,历来备受藏家青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藏家不断的涌现,其价值依然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一枚小小的古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精品古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币价值却是不菲。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宋徽宗赵佶继承兄位,崇尚书法绘画,在位有二十五年(公元1101年-公元1125年),共六个年号,曾为几种年号钱题写钱文。后世研究者称呼这些钱币为御书钱。
泉家论御书钱,推崇宁为,大观钱为第二。“大观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及特大型钱。折十钱文为美观,小平中也有俊美之品。为名贵的为特大型折五大观钱。此品特大型大观为水红铜质,直径为6.3厘米,穿径1.3厘米,光背。此钱深坑绿锈,背面右侧珠砂沁,品相一流,实属难得之珍品。
家有藏品,要什么样的生活都不过分,一个电话可能就改变您的生活!
御藏阁私人博物馆,简称御藏阁,品牌创建于二零零八年奥运兴办之际, 御藏阁投资20个亿于浙江温岭打造文化艺术产业园,占地300亩,艺术办公面积12000㎡。御藏阁现下;艺术品交流交易中心、珠宝礼品馆、国石馆、佛教文化中心、茶酒文化中心、龙泉青瓷馆、良渚文化馆。主要交易古玩艺术品,现已收藏有数百件各式各样各朝各代的藏品。在创建时有它的特殊含义:“御上佳品,鼎盛中华,藏世于阁。”公司创建之初建设了海边明珠以佛法,茶道,香经,龙泉,良渚文化等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文化产业园区,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东南亚海外香港收藏协会等众多会员团体支持。
御藏阁私人博物馆在创建时有它的特殊含义:“御上佳品,鼎盛中华,藏世于阁。”本馆创建之初建设了海边明珠以佛法,茶道,香经,龙泉,良渚文化等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文化产业园区,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和政策上的支持,以东南亚海外香港收藏协会等众多会员团体支持。逐渐发展成泛江浙一带乃至华东地区艺术品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