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青铜器“天下三宝”剩下那一宝——毛公鼎则被陈介祺所收。陈介祺的收藏,俨然一座颇具规模的金石博物馆。陈介祺收藏的青铜器包括毛公鼎、天亡簋、曾伯簠、十钟等346件,其中商周青铜器248件,秦汉青铜器98件。
其他人如旧上海房地产大王周湘云也喜爱收藏青铜器,因收藏阮元的“家庙四器”——虢叔大钟、寰盘、葛伯敦、无款执壶,而驰名于上海滩。
“自古以来‘玩’青铜器就被奉为高雅的追求,从事青铜器收藏的大多是文人、士大夫、官僚阶层,没有学问的人也玩不了青铜器。青铜器收藏在民国时期达到顶峰,藏家辈出。民国时期的青铜器价位也高,口径一尺左右的圆鼎能在北京换一个四合院,大约相当于300大洋。”贾文忠说道。
青铜器的市场前景
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14年秋季十周年庆典拍卖会上,16件名家旧藏的青铜礼器经过激烈竞价,后成交,总成交额近4000万元,远超过估价。其中,著名收藏家卢芹斋旧藏,菲利普斯递藏的商代晚期青铜兽面纹斝,以400万起拍,成交价954.5万;西周晚期妊小簋,同为卢芹斋旧藏,赛克勒递藏,200万起拍,506万成交;西周厉王噩侯驭方鼎,陈介祺旧藏、敬修堂递藏,280万起拍,终以839.5万成交……多件拍品价格远超国外的青铜器拍卖价格。一直以来,作为国之重器的青铜器都没有搭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狂飙的顺风车。
青铜器公司近期成交记录:
镂孔熏炉-----------成交价:HKD1,230,000---成交日期:2014-04-06
15-16世纪仿青铜器簋式--成交价:RMB6,785,000---成交日期:2014-05-11
战国错金银龙纹盖鼎------成交价:HKD16,900,000---成交日期:2014-04-09
青铜方彝-----------成交价:RMB11,604,104---成交日期:2014-09-16
青铜簋----------------------成交价:RMB8,323,672---成交日期:2015-09-16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公元前十--成交价:RMB19,890,000---成交日期:2014-11-22
战国错金银龙纹盖鼎------成交价:HKD6,900,000---成交日期:2014-04-09
青铜器纹饰---------------成交价:RMB1,102,300---成交日期:2014-08-18
15-16世纪仿青铜器簋式--成交价:RMB6,785,000---成交日期:2014-05-11
15-16世纪仿青铜器簋式--成交价:RMB26,085,000---成交日期:2014-05-11
青铜尊----------------------成交价:RMB21,346,928---成交日期:2014-09-16
青铜角(带盖)--------------成交价:RMB4,903,608---成交日期:2014-09-16
15-16世纪仿青铜器簋式--成交价:RMB26,085,000---成交日期:2014-05-11
青铜卣----------------------成交价:RMB12,482,376---成交日期:2014-09-16
青铜卣----------------------成交价:RMB12,482,376---成交日期:2014-09-16
汉博山炉-----------成交价:HKD1,184,000---成交日期:2014-04-06
青铜器缘何屡报天价让人只可远观
中国历史上青铜器的收藏传统可以追溯到汉代,而正式出版的学术研究著作则可以追溯到宋代,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复兴,对中国藏家而言,要在国际市场上与欧美的老藏家争夺的青铜器珍品,意味着要在全球化时代复兴这个曾经在内地一度中断了的收藏文化,而西泠则为这股文化复兴潮流开了一个好头。
近十年来,青铜器在不温不火中交易价格虽在逐年增高,却并不为人所重视。直到“皿天全方罍”的出现,青铜器重新回到公众视线,也预示着青铜器收藏将再度升温。
据称,中国历史上青铜器的收藏传统可以追溯到汉代。由于青铜器一直受中国相关文物法的保护,国内市场交易极少,所以一度造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众多投资者或收藏家纷纷跑到国外交易。
古董古玩拍卖征集范围:
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以及珠山八友传世之作;
玉器:翡翠玉器,玉器“润、透、白、”为佳;
书画:古代或近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器、及历代文房用品等;
温岭市台州御藏阁博物馆(艺术品收藏、评估、拍卖、展览、展销、投资、市场信息咨询等)
企业精神:
---发展实体经济、发掘民族瑰宝、弘扬中华文化、 回报社会大众。
企业宗旨:
---热爱祖国,热爱会馆,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热情 待客,文明服务。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为宾客服务的水准,让顾客完全满意。
相关新消息请关注浙江省御藏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