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北宋早期的龙泉窑青瓷,产品的风格与唐代越窑、瓯窑、婺州窑相似,烧制的器物胎体较粗,釉为石灰釉,釉色淡青。以盘、碗、壶为主,钵、罐也少量烧造。器物制作工整
,器底修坯平滑。器物多用刻花装饰,辅以篦点或划纹,此外,还有波浪、云纹、蕉叶、团花等文饰。
北宋中晚期
胎质:瓷的胎体减薄而均匀。
釉面:釉色为青黄色。釉层薄而光亮透明,有玻璃质感。
器型:造型规整厚重,以碗、盘、杯、壶等生活用具为主,炉、瓶、渣斗以及塑像有多种多样。如炉有三足炉、葱管炉、四足炉、八卦炉、奁式炉、酒樽炉,瓶有胆瓶、鹅颈
瓶、堆贴龙虎瓶、带盖梅瓶和五管瓶。
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纹饰有花卉、水波、游鱼、朵云、飞雁、婴戏等。篦纹减少,碗口五出(花口碗的内壁多凸起五条直线)大量出现。晚期开始出现刻花莲瓣纹,多装饰
在碗的外部,瓣尖呈圆形。刻花刀法犀利,豪放粗犷;划花纤巧精细,能将篦纹、水波纹、花叶茎脉的线条绘得细若发丝,主次分明。
南宋
南宋是龙泉青瓷发展的鼎盛时期。
胎质:胎骨坚硬细密,多白色;有的器物为衬托釉的美感而专门添加紫金土,烧成灰白、灰黄、黑等胎色。可分为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白胎厚釉青瓷,胎细腻致密
,白中泛青,釉层柔和,足底露胎处呈赭红色,称作“朱砂底”。黑胎厚釉青瓷,胎薄厚釉,胎色灰黑,称作“铁骨”,釉色青润,多网状或鱼子状开片,部分器物口沿因釉薄而
露紫色,圈足底呈铁色,称作“紫口铁足”。黑胎青瓷在造型、釉色、纹片、以及底足的切削形式都和南宋的官窑相似。
釉色:使用一种粘稠的石灰碱釉,釉层厚而浊重,不再透明,但有玉质光泽,温润之极。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还有豆青、黄绿、灰绿、菜绿等色。粉青釉釉
深圳御宝轩艺术品管理有限公司
古董古玩,陶瓷瓷器,翡翠玉器,字画书画,收藏品杂项
层厚而透明,釉面光泽,外观柔和淡雅,有如青玉:梅子青的釉层比粉青釉更厚,略带透明,釉面光泽,深浅适度,呈色柔嫩,苍翠欲滴,其色可与翡翠相媲美。粉青与梅子青达
到了宋代青瓷的顶峰。
器型:种类繁多,有各类盆、盘、碟、碗、盏、壶、渣斗以及香炉、八仙塑像和文房用具中的水盂、水注、笔筒、笔架等,象棋子、鸟食罐也有特点;还有仿古铜器、玉器的
各式鬲、觚、觯、琮式瓶、投壶等器型。
纹饰:龙泉青瓷以釉色取胜,少数粉青釉印有双鱼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