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成化青花瓷器鉴成化青花瓷器鉴
在动物类瑞兽纹样中,有威武雄猛的蛟龙、猛虎和狮子;有衔瑞草、戏牡丹的麋鹿。类珍禽中,有衔瑞草和瓜果的凤凰、孔雀;有飞云冲天的鸣鹤;有戏水戏莲的鸳鸯;有或
飞或立的喜鹊。以入池遨游的野鸭为例,就有“水波游鸭”、“双鸭戏莲”、“鸭戏鸳鸯”、“鱼鸭戏莲”之类图案。纹样图案的布局多取对称和均衡形式:一鸭居前回首顾盼,
另一鸭紧紧相随。也有取三分法布局的,多和鸳鸯组合构图,或“单鸭戏鸳鸯”,或“双鸭戏单鸯”,画面中荡漾的水波,盛开的芙蓉花,微微漂弋的荷叶,及浮游自如嬉戏其间
的游鸭鸳鸯,形象写实而富有情趣,是真实塘景的再现。水族纹样中,最常见的是游鱼纹,有“水波三鱼”、“水波五鱼”、“水藻群鱼”、“双鱼戏莲”、“群鱼戏海螺”、“
柳枝群鱼”等等。其中以“水波三鱼”最为生动,在碗的内壁取三分法布局,仅用了不多的几刀,三尾生动逼真的游鱼就跃然而存,鱼周围布满了用篦形工具划出的重重水波,三
鱼在水波中鼓腹摆尾游弋自得。实属宋代耀州窑刻划花青瓷的代表作。
婴戏纹是耀州瓷最为突出的纹样。用童婴纹装饰瓷器,开始于唐代铜川窑,曾在素胎黑彩盘上见到过绘黑彩的“童孩戏绳”纹。到了五代,又发展到剔划花青瓷“婴戏缠枝”
纹。婴戏纹样在耀州窑北宋早中期的刻花青瓷中采用较少,在宋晚期的印花青瓷中经常发现。所见的婴戏人物纹多种多样。如“单婴戏牡丹”和“单婴戏梅”,布局采用衬托的方
深圳御宝轩艺术品管理有限公司
古董古玩,陶瓷瓷器,翡翠玉器,字画书画,收藏品杂项
式,在牡丹或梅花枝叶的中心处是一个大头圆脸的胖娃娃形象。又如“双婴戏牡丹”、“双婴戏梅”、“双婴戏枝果”、“双婴戏莲”、“梅竹双婴”等纹样,在缠枝或对枝的牡
丹、梅、莲、枝果、梅竹之中,双婴或相向对应嬉戏,或两头顶对顺时针旋转嬉戏,或双足反相顶立顺时针旋转嬉戏。又如“三婴戏缠枝舞蝶”(简称三婴戏枝蝶)纹样,是将三
个婴孩围在用缠枝花卉组成的三角形中,其外环再饰以枝叶和飞舞的三蝶。又如“三婴荡枝”纹样,荡枝的三婴孩和三折枝牡丹以六出筋为界,取六分格间隔排列。此外,还有以
水波作底衬的“四婴戏把莲”,以山石芦苇枝叶相穿插的“五婴戏双犬”,以葡萄藤蔓为背景的“群婴戏缠枝葡萄”等等。图案中的童婴都是大头圆脸的胖娃娃形象,或带裹兜裸
四肢,或全身裸体仅缠飘带、带项圈、穿手镯、着脚钏。婴戏图刻划出的一幅幅天真可爱的儿童尽情嬉戏的场景,是宋代瓷器纹样中极为精美动人的画面。
此外,耀州窑的刻花和印花纹样中的一些独特的纹样,如水族中的摩羯、海马,人物中的化生,佛教造像中的飞天,道教造像中的鹤驾仙游等等,均是该窑青瓷纹样中所仅有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