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官窑冰片纹贯耳瓶市场价格

名称:汝官窑冰片纹贯耳瓶市场价格

供应商:香港华东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只

地址:上海市天目西路111号新梅华东大酒店13楼(上海火车站一墙之隔)

手机:13262223065

联系人:高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61710753

更新时间:2014-01-10

发布者IP:117.144.208.162

详细说明

  汝官窑冰片纹贯耳瓶市场价格丨汝官窑冰片纹贯耳瓶市场价格丨汝官窑冰片纹贯耳瓶市场价格

  公元十世纪,中国陶瓷史上,升起一颗冉冉晨星─汝窑。显赫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宋代即已定评「以汝为魁」,至今犹然。汝瓷以其寥若晨星,珍如拱璧为历朝宫廷、历代藏家所重。汝器的绚烂神采与神秘隐晦,为瓷史留下了扑朔迷离的诸多不惑的疑团。

  陆游《老学庵笔记》:「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本朝以定州白磁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烧青窑器。」(宋叶置《垣斋笔衡》)宋赵皇朝钦命开窑,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将作少监萧服监设汝州窑务」。因此,汝窑作为「官窑」,从来只有共识,没有疑义。但是,汝窑的历史沿革,作品断代,釉胎特质,传世作品,以至窑址等等问题,则是议论不断,莫衷一是。而延续几代流行的争论,主要是:所谓「汝瓷传世不足百件」。有的甚至说「全世界总数只有六十件」;未见陪葬出土汝器;汝窑烧造年代;官(窑)民(窑)之分,承传和分野……历史学家、陶瓷学者、收藏鉴赏家,虽经艰辛,不懈穷究。但始终未能圆满地解答汝窑的关键疑团。这与学者们的学力、毅力无关。陶瓷的学术研究,没有足够的实物为依据,(所谓传世汝器不足百件。公私度藏珍如拱璧,多以学者能够有缘接触?醰)仅从几则有限的文献、古籍来回传拟、引申、发挥。所据论点,往往难以圆说。论据勉强,有懈可击,固难服众。

  中国解放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多次调查、初步发掘。河南清凉寺宋代汝窑官窑中心烧制区遗址的发现,汝窑的研究才有若干实质性的进展。1987、1989年,特别是2000年第六次考古发掘。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青龙寺,宋时属古汝州),发现房基和作坊五座;灰坑和澄泥地八个;窑县二百一十余件;各类完整和可复原瓷器、碎片上千包……虽然,汝器成品不多,河南文物考古所仅藏四件,且非典型代表作。但是,此次考古发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为汝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奠定了深厚的科研基础:

  首先,为解决北宋官窑遗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肯定了汝官窑的确切窑址。

  其次,成千上万的遗存碎片,说明矜贵的汝瓷烧制过程中,钦点监窑官(北宋称「典御」)在窑场下「供御检退」。成品中百中取一、二。器形不规,产品变形,釉质不纯,发色不佳,釉色晦暗等等,均打碎废弃。(难怪存世汝器皆精美绝伦!)然而,大量碎片对于汝瓷釉色种类,釉质分类,特别是胎质的研究提供了实质性根据。文献记载,汝器「胎质细密而坚致」,带深浅不同的灰褐色,称「香灰胎」。存世汝瓷均「裹足支烧」,里外满釉而不露胎、现代人谁也未见汝器胚胎个中为何物?清凉寺的发掘,大批碎片,首次从实物中见证「香灰胎」(图一)的「庐山」真面目。

  第三,清凉寺发掘出土二百余件窑具中,有许多「环形支垫」,证明汝瓷是中国,以至世界陶瓷史上瓷器「满釉钉烧」工艺的滥觞。具有首创性、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第四,文献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尤难得。」(南宋:周辉《清波杂志》)。「汝窑用玛瑙末作泑(釉),当时只供御,绝难得……」(李日华《紫挑轩杂缀》)。言之凿凿。唯汝窑究竟是否以珍贵的玛瑙末配方为釉?历来传而无据。此次清凉寺考古,从遗留碎片化验、分析中,证实汝器釉中确有玛瑙成分的确切结论。更重要的是,清凉寺(古汝州)考古现场附近,发现了多处玛瑙矿场遗址。从而证实了汝瓷「玛瑙末为釉」的物质基础。

  汝瓷工匠正是聪慧地利用此有利的物质基础,实践中不断提炼,不断总结。从还原焰中,控制较低温度。再经过一段保温慢冷过程,使釉中大量长钙石,短针状晶体(或为玛瑙成分)析出大量气泡团,形成汝瓷乳浊状态。神奇地烧成堪称一绝,千古绝唱的享誉千载的汝瓷!

  第五,此次考古发掘,考古资料、文献记载与现有公私庋藏,互相印证:官汝窑的烧瓷年代,上限为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下限不迟于「靖康之乱」(1126)。清凉寺汝窑,开烧于宋初,北宋晚期鼎盛,金元续烧,熄火于元末。同时说明,宋朝南渡迁杭州后,汝官窑为南宋「修内司」(窑遗址尚未发现)和「郊坛下」官窑所代替。《垣斋笔衡》说南官「袭故京遗制」是有根据的。南宋官窑承接汝窑余绪。由于材质、技术和人才诸多原因,南宋官窑部分继承汝窑的「支挣」(唯钉较大且粗),烧制技术,另创「紫口铁足」,是为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最后,肯定了汝窑既有官窑也有民窑,「官」、「民」并烧的情况。而且,宋朝官汝因南迁熄火,民窑续烧,唯产品有文野与精粗之分。一般理论界只提汝窑年期短暂,实际上忽略了民汝的存在的历史意义。佚名收藏家珍藏中除北宋官汝外,另类两件汝尊,可为民窑汝瓷「树碑」。尊器工整,形制规范。天蓝釉坚致透亮。尊底铭「宋仁宗」长印刻款。其实,仁宗时代,汝窑并末开窑。而且,历来无「宋仁宗」铭款的形制,也从未见着录。民间工匠可能认为所作产品精致,或为提高制品价值,或因知识所限,兴之所至,率意为之。有趣的是,古时收藏家见猎心喜,如获至宝,珍而重之,不惜以鎏金套装镶饰,郑重珍藏。

  对于汝瓷,作为文物爱好者,可谓情有独钟。每次到台湾公干、旅行,必到外双溪故宫博物院。于瓷器展厅汝瓷陈列柜前,以朝圣的虔诚对着汝瓷。特别是温润如玉的天青釉水仙盆和三尊。多少次,屏息凝视,心仪赞赏,百看不厌。可是,隔柜如隔山,眼看手勿动,徒呼奈何!

  一次偶然的机缘,拜访了一位佚名的古瓷收藏家。承蒙错爱,谬为知音。不吝尽出珍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世纪的珍藏。特别是精致完美的多种别致形制的北宋官窑汝器。开始,我觉得像在「做梦」。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几件、八件、十件……这真的是汝瓷吗?不是说存世不足百件,难道除着录在案的(注一)都跑到这里来?醰摆在眼前,单从形制上看,可以说,此批珍藏,足以汇成汝瓷的「族群」。天青、天蓝、粉青等釉,式式俱全;形制除一般盘、洗、碟等之外,一些尊壶、瓶、盘其独特造型,严谨、纯朴、典雅而高贵,则是前所未见的。其中特别罕有而珍贵的竟有历史着录记载的铭款:「奉华」(注二)、「蔡」等。

  在这些珍品面前,令人激动不已之余,第一个念头就是:既入宝山、勿忘探宝。这是千载难逢的欣赏、学习、探索、研究的机会。我们花了近半月的时间,沉醉其中。翻查文献,对照着录。特别是与其它宋代名窑藏品,眼观手摩,实物对比,互相参照。初步理出头绪,印记了汝窑的主要特征:胎质薄而细密坚致,轮削精致釉汁精纯。釉光莹润如玉,蓝而不艳,灰而不暗,青而不翠。「汁水莹厚如堆脂然。」釉片细碎、浅色,呈隐约的蟹爪纹、冰片纹。「裹足支烧」,「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器皿通体敷釉,内外满釉,釉质丰润均匀,绝无挂釉、泪痕和厚薄不匀现象。颜色不论深浅,经千年氧化均不甚光亮。更呈稳重、敦厚、纯朴之大气、釉中半透明、模糊的气泡,即「棕眼」(注三)。气泡稀疏,结晶如晨星。为了验证汝釉玛瑙末成分、结构。我们用40倍显微放大镜「管中窥豹」。反复仔细观察,证实了文献记载「寥若晨星」的说法。汝釉「晨星」──光点浮在釉的上层,聚散有序,排列自然。妙不可言的是,每粒光点结构极为清晰闪亮:点的外围发光形成圆光圈,中间出现一小圆点,像鱼的眼睛。神奇的是无例外粒粒如是。为了鉴别,我们同时以同样方法,观察南宋官窑、哥窑、龙泉的戟、尊、玉壶春瓶等,情况却大不相同。官、哥、龙泉气泡。密布无序,圆点不闪,更无晶亮光点─鱼眼。证实汝窑其釉光与钧窑的「乳光」,南宋官窑、龙泉窑的「脂光」都不相类似。所谓「聚物攒珠」的特征正与汝窑绝然相反。经此审察,釉质差别,云泥互见。至于文献记载「钧汝不分」之说,谬之千里,真是「不如无书」了。

  经此实践启发,对于广为流传的一些说法,恐怕有重议的必要。如汝器传世不足百件的论断,可能缺乏调查,而根据不足。至少对于「藏宝于民」、「汝藏于民」、「陪葬于墓」等估量不足。至于汝器绝无陪葬品,也是属于未见多怪的议论。佚名收藏家藏品中,宋官汝器中有的即留有一些明显的土沁痕迹。肯定为出土汝器。但是,保存非常完美,形器工整无瑕。我们分析,拥有汝瓷的古人非富则贵。以其对藏品极其珍惜、厚爱,陪葬是有理有据的。只是多数陪葬品置于大墓墓室供奉,而非埋于土中。至于有的藏品中土沁痕迹,估计是,有的大墓因某种原因,意外坍塌,土埋不深,且得幸于北方黄土高原干燥气候,干土环境。同时,由于汝窑本身胎、釉极其坚致精密,不易深层侵透。与南方潮湿地带出土的陶瓷,具有完全不同的状态:表面土浸甚浅,几乎不入釉层,多是局部、小面积土沁。表面呈浅浅的金黄橙色沁痕。状态极佳,美态犹存,更增强了汝器的历史感!

  椭圆形菊瓣浅盘。北宋汝窑。20×15.2×4.2公分。天青釉、薄胎。造型规范,器作四十八菊瓣形。瓣瓣造型工整一致,绝对均称,工艺精美绝伦。器形轻盈,潇洒利落,典雅秀逸。天青釉工质幼润,薄而不干,不失温润本色。开细小蟹爪纹片。「裹足支烧」,盘底八粒精致芝麻钉,布局均匀。此盘保存土沁痕迹:浅浅的金橙色,由盘的左上方有序的散开,如行云流水,彩霞在天。交织着柔美感和历史感。此器为北宋官窑汝瓷少见的艺术上炉火纯青的经典作品。开创性的为明清菊瓣形制器皿,树立典范的开山之作。可否认为是菊瓣瓷器的滥觞?

  龙壶。北宋汝窑。23.5×12.5公分。天青釉。釉采温润如玉,釉厚如「堆脂」。内外满釉。釉色洁净,?淡微绿。壶口、壶颈处呈淡淡的金黄橙色土沁,飘逸清雅。开细密纹片,状如蟹爪。圈足,支钉烧制。壶底五颗芝麻钉,均匀精致。此壶造型,明显从唐代双龙耳盘口壶原型演变而来。汝瓷工匠大师创造性地改双龙为独蛟;改平口为鹰嘴口。造型为之改观:去平滞为潇洒,弃笨拙为灵动。鼓腹束颈,腹的上部特饰以乳钉,脱俗高贵,雍容典雅。为传世北宋官窑极为罕见之神品。

  三尊。北宋汝窑。22×13.2公分。天青釉。釉厚润而透明。侈圆口,收颈。颈饰刻花宽带一匝,间以弦纹二匝。胎骨较厚。腹由三三面围绕。六足踏于六角形镂空底盘上。足各有三条线纹,形制规整,满釉钉烧,呈蟹爪纹。底盘釉厚润而平整。仅有三颗芝麻钉,符合重器少钉,薄皿多钉的传统。此尊造型有青铜吉金之严谨、典雅而稳重。形制、釉彩、工艺均上乘,为北宋汝窑经典名器!

  荷叶形蜥蜴尊。北宋汝窑。19×15公分。天青釉。浑厚温润,如玉似脂。圈足钉烧,底部五颗芝麻钉,精致均匀。此尊形制别致精绝,造型独特典雅、稳重、空灵、敞口,以飘逸柔顺的荷叶形饰口。配合鼓腹上矫健、诡秘的蜥蜴,生猛跃动。满釉覆盖,若隐若现,充满神秘感。此类纹饰汝器中极为罕见。至今仍不明宋人寓意为何!

  尊器敦厚,线条飘逸。鼓腹下部饰以等距离精致乳钉。这是汝瓷艺术大匠神来之笔。随手拈来,变平板为活泼,去呆滞为典雅。去乳钉即显平淡苍白,加则平添审美情趣。造型为之改观。此尊为罕见之神品。汝瓷之造型、釉采、纹饰堪称三绝!

  梅瓶。北宋汝窑。21.5×14分分。天青釉。小口缩颈。内外满釉。散布零星「棕眼」(注三)。底部支烧芝麻钉三颗。梅瓶本为传统一般的形制。此瓶造型却突破传统,另创新猷。大胆采用大弧度构图夸张腹部,收缩下部。线条顺畅,充满韵律感。在夸张的鼓腹中间,两边加饰锯齿形条饰,造型别致,活泼如添双翼,充满动感。这是汝瓷艺术家,不甘平庸,不事因循,敢于突破传统,另立新意。充满创造精神的大胆创新设计之佳作。

  椭圆形水仙盆。北宋汝窑。19.5×14.3×5.7公分。粉青釉。敞口,四元宝足。釉厚如堆脂,温润如青玉。薄胎圈足。底计八颗芝麻钉。水仙盆为汝窑传统制品,传世作品较多。虽然作为日用品烧制,以其珍贵,甚少用于实用浸种水仙,而多为陈列饰品。干隆弘历多次题诗刻于汝窑水仙盆,其矜贵可知。此品粉青釉温润如玉,兼有千年氧化形成的乳晕。其形稳重,其神潇洒。显微处见精神,简洁中显神韵。

  汝窑在中国陶瓷史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开青瓷文化一代新风,为后代明、清单色瓷树立典范,为瓷器发展竖立丰碑。汝窑没有流光溢彩之姿;却有淡雅清幽如润玉之美。像空谷素女、沉实、大度而宽厚;如羞花闭月,静穆高华,淳朴敦厚。汝窑诸多佚名艺术家,以他们的聪慧和睿智,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正是这种嬗变,汝窑才攀上了艺术的高峰。研究汝窑,从美学的高度切入。我想,应是学术界一个新的课题。我们企盼,汝窑艺术研究的学术成果,丰收季节的到来! 注一 汝窑瓷的收藏,记录有据,计:

  ·台北故宫博物院,廿二件。

  其中干隆御题诗十三件。「奉华」铭款三件,其它各类铭款 六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