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锅炉主体模型(比例为1∶35) 锅炉主体模型高度从台座到顶棚最高点约为1.8米,下部台座高度0.7米,总高为2.2米。采用5台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四角切圆燃烧,单炉膛倒U型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及栅格平台,高强度螺栓连接,摆动喷嘴调温,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炉前布置有汽水分离器、膨胀水箱等,炉后尾部布置有两台三分仓转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之间设有脱硝装置,电气除尘器与烟囱之间设置有烟气脱硫装置。 1、 规格尺寸:模型整体1500*1000×1200其他系统设备按比例加工。 2、 参数说明:立体仓库的原理、数据、结构等全面解析系统。系统的设备:(包括设备主要部件),全部按照原尺寸进行缩放建模。 3、模型功能及原理展示 (1)模型整体采取微缩、结构分色、系统全面、内容准确反映由货架、巷道堆垛起重机、货车、皮带输送机、存储托盘等模块系统组成;整体比例、色彩、内容、功能模拟使人具有“身临其境”的震撼感觉; 4、模型材质:采用亚克力、珠光玻璃、工程塑料、ABS板材、不锈钢、铝合金等模型专用材料。 5、模型组成部分:货架、巷道堆垛起重机、货车、皮带输送机、存储托盘等组成。 传统的技术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数字电网、智慧电网的建设需要,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精准刻画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规律,建立从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决策的电力系统学习模型,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运行,成为电力行业探索的重点。传统知识表达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和电力市场开放后,电力系统形态将发生重大变化,电力网络、信息网络和社会网络之间的耦合关联性显著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出非线性、强随机、快时变的复杂巨系统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离线建模和仿真技术难以满足复杂电网实时运行分析与精准前瞻调控的要求,同时直接运用传统的调控模型与算法体系也面临海量电力系统中资源分散分离和构成功能耦合及最优快速决策等挑战。因此,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源网荷储等环节均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在源侧,需提供更加灵活的接入技术和接口方法,保障大比例新能源消纳;在网侧,需建设更加快速的计算能力和调控手段,适应电力系统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趋势;在荷侧,需挖掘更加柔性的互动技术和沟通渠道,充分调动需求侧参与系统调节的积极性;在储侧,需实现更加高效的动态平衡和优化调剂,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