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清代嘉庆通宝市场收藏价值如何

时间:2021-06-22 18:05

  嘉庆帝即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年号嘉庆,1795年~1820年在位。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发号施令,嘉庆帝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他惩治贪官和珅,肃清了吏治。他在位期间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清朝统治危机出现。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清朝落后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遗恨。嘉庆帝学习先帝,勤于政事。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年)。

  嘉庆时出现了一些楷书钱文,如嘉庆万寿楷书大钱,有光背及背巨星二式,可能是西南地区所铸。按清初以来的制钱不讲究书法,但嘉庆宝黔局小平却有一种楷书钱文,写得清秀工整,令人耳目一新。嘉庆钱背还出现了草书钱文,如嘉庆通宝背桂桂、康康、寿寿,均是右楷左草,估计也属宫钱性质。

  嘉庆通宝雕母及某些地方局的母钱均十分稀贵,制作工艺相当精致,不亚于乾隆时代,凡雕母上粗线条的刀痕都修饰干净,母钱的肉质呈细纱地状,极为平整,字口十分清晰。嘉庆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有大小几式,特大型厚肉版的较稀罕,常见多铸工不精,字口内流铜甚多,其母钱存世约二三品。但由于乾隆朝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全国各地大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清政府也逐渐走向衰弱与腐败,此时的钱币铸造也开始偷工减料,小钱,薄钱的数量开始明显增加,各局所铸铜钱质量参差不齐。

  该币经历时光的洗礼,铜质的钱币被氧化,呈现出包浆,整体轮廓较清晰,传世痕迹明显。钱币呈圆形,中间有一方孔,钱面镌以文字“嘉庆通宝”,从上而下从右而左直读。背面方孔左镌满文“宝”字,右镌满文铸造钱局名。其钱文端庄大气,字体深邃挺拔,横直竖立,遒劲有力,书法艺术价值颇高。整币设计简约大气,古朴典雅,纹饰深浅适度,品相完好,铸造精美,工艺精湛,是匠师匠心独运之佳作,辗转无穷岁月留存至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有着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投资收藏价值,意义深远。

  嘉庆通宝市场一度出现断层,再次出现在交易会上,没收藏到的收藏家,都愿以高昂价格将其拍卖得手,因此去年与今年在大众的热烈炒作和追求下,其价值连攀高峰。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嘉庆通宝收藏的意义和价值,古币的收藏,创造出来了神话般的奇迹,古币虽然早已不再作为钱币在市面上流通使用,但却有着非凡的收藏价值,从而给收藏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