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9 19:56
近几年来,古钱币的市场行情独领风骚,受到钱币爱好者们的极力追捧。同时,随着各地拍场古钱币的交易场次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预见,古钱币在藏品市场中的位置,开始变得更为重要和愈加珍贵。
光绪元宝作为清代末期主要的流通货币发行了很多个版本,有一些发行时间短、发行量少的省份类银元尤为珍贵,其中“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就是一种。浙江省当时作为清政府主要税收来源的省份之一,又是沿海开埠的主要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发达需要大量的贸易银元,但是浙江省自身没有先进的机制币铸造能力,无奈之下只得委托别处代为铸造,又因为清政府收回各地铸币权归中央统一铸造,所以“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存世量相当稀少,备受钱币收藏家关注。浙江地处沿海,通行洋银甚早,清季虽已设厂造币惟大量产制银元是民国以后的事。由于筹建较迟,光绪二十五年浙局开铸后即奉旨停工,机器拆迁他处;营运期间所出银币数额不多,由于当时钱荒严重,生产铜元更有利可图,银币有充沛鹰洋可用而被冷落甚至搁置。
今,得晟经客户来访征集到一枚浙江省造光绪元宝,特来分享。
此枚钱币为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直径为2.8cm。此钱正面由清末著名书法家陶浚(音)宣所书,为北碑书体,此体极为稀少,现留存于世此种钱币更是罕见。珠圈外上刻有“浙江省造”四字,下刻有“当十”二字,左右为满文,中心一朵小花装饰;背面中心为满清蟠龙图。相惯线显得非常清晰,字口、纹路和边齿深峻,铜圆材质黄铜,色泽呈金黄色。虽然有一些绿锈,但并不影响它的价值。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收藏者在收藏了它价值的同时,又获得了比金钱还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它代表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发展历程。当然,现在有机会见到浙江造光绪元宝,还是可以大胆收藏的,在日后的价值发展道路上,浙江造光绪元宝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现在,在中国各地钱币交易商场里,“浙江省造光绪元宝”银币十分稀有,连一些大型的钱币专场拍卖会上也鲜有所闻,末民初发行的各种版式的老银币数百种,能誉为珍稀种类的为数不多,而“浙江省造光绪元宝”银元归于珍稀银币中的佼佼者,可称是中国近代银币大珍品。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七分二釐楷书版样币。喜敦造币厂铸造。极罕的样币,品相绝佳。铸打锐利,反面底板类精制币。图文细节纤毫毕现,底板覆盖灰色及红褐色包浆,靠近边缘色泽更深。此版极为罕见,拍卖场上几乎未曾露面,勿失良机。所有打铸此版银币所需的设备均由伯明翰的喜敦造币厰提供。虽然设备在打铸流通银币时没有用上,但曾用于生产设计相同的十文。此枚还有另一有趣的故事:最初由外国人设计,省份拼写为"CHE-KIANG"。及后英文正式拼写改为"CHEHKIANG"。
1899年浙江省造魏碑体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Y-55/LM-282,浙江省银圆局铸,浙江魏碑版银圆所见多为低面值辅币,七钱二分主币流传极罕,迄今存世未逾十枚,属清代龙洋之珍稀品,历来为藏家追求,极为珍贵,有修补,PCGS XF Details浙江魏碑版银圆正面币文由清末著名书法家陶濬宣所书,为北碑书体,笔力劲挺,是清代龙银中唯一使用此书体者。浙江魏碑版银圆产量不详,未大量流通,据近代著名钱币收藏家张璜编著的《中国银圆及银两目录》第78页记载:“此币铸就后,送往上海银行公会请求允许流通,后经该会化验后认为含银程度未够标准,须打折扣流通,谈判未有结果,浙江当局宁可收回熔毁,已流通者听其自然,故流传于世者甚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