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6 19:19
1912年(民国元年)8月,鲁迅、许寿裳、钱稻孙等三人共同设计出“十二章国徽图”。“十二章国徽图”意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粉米、黼、黻。其内含解释为:上见古书,其源亦远汉唐以来,说经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黼取其断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赅备,从其说,相度其宜,会合错综,拟为中华民国徽识。
袁世凯称帝后,举国力主银元废用袁世凯像图案,中华民国政府于民国十二年改采“十二章国徽图”(俗称“龙凤”)铸币,试版方出,终以该图案有帝王色彩未被采用。该银币正面中间镌龙凤图案。上镌“中华民国十二年造”8字。反面中间竖镌“壹圆”2字,两边为嘉禾环绕。此币设计新颖,铸工精良,传世稀少,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袁世凯称帝后,举国力主银元废用袁世凯像图案,中华民国政府于民国十二年改采“十二章国徽图”(俗称“龙凤”)铸币,试版方出,终以该图案有帝王色彩未被采用。
此版币于民国十二年(1923)由“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样币。因币面图案造型独特,内含深奥,独具匠心,故特受泉界人士青睐。龙凤银币”图案原先是作为“中华民国”国徽而设计的。此图案于1912年8月由“鲁迅”,“许寿裳”、“钱韬逊”三人同拟而成的民国国徽图案。这版由(天津造币总厂)铸制的银币,因正面“十二章国徽图的"龙、华虫(雉鸡)"突出,民间将(雉鸡)误以为凤,故俗称“龙凤银币”。
背景简介:由于袁世凯背叛民国,妄想恢复帝制,当时舆论力主银币废除袁大头图案,故国民政府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用“十二章国徽图”制版。但试版方出,终以该图案是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的国徽图稿,难免有封建的帝王色彩,新币试铸成后,而国民政府当时并未被采用。。如需鉴定送拍咨询 贾先生 一八八 二四二七 二四七二。“十二章国徽图案”意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粉米、黼、黻。其内含解释为:“上见古书,其源亦远。汉唐以来,说经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黼取其断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该备,从其说,相度其宜,会合错综,拟为“中华民国“国徽标识。由于图案新颖,1923年被(天津造币总厂)用作银币图案,方有“龙凤银币”问世。此币正面中间为“十二章图案”,上沿刻“中华民国十二年造”,背面两侧为嘉禾,中间竖铸“壹圆”二字,因这两字有大有小,故又分“大字版”和“小字版”两种。《民国十二年造“龙凤-壹圆”》银币,因属试铸币,数量极少,弥足珍稀。
民国十二年龙凤背嘉禾壹圆银币一枚,大字版,此币纹饰设计精美,打制深峻,压力十足,马齿凌厉,图案饱满,整体极为规整,底板镜面感强烈,原味淡银灰色包浆带彩底光,色泽极为柔和细腻,状态顶级,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罕见美丽状态,实为万里挑一,极其难得,值得珍视与推重,金盾PCGS MS67,为此公司此品种第一名分数
来源:民国著名实业家李祖夔先生旧藏
编者按:李祖夔(1894~1949),幼年时随父亲寓居上海。辛亥时期从叔征五参加辛亥革命。1925年2月出任上海县知事兼沪海道尹。北伐后弃政从商。生平好收藏文物字画。所藏田黄与缂丝极富,自取斋名“佰黄千缂之斋”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