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5 20:21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地球双旗图壹圆银币试铸样币一枚,K-610/LM-88,天津造币厂试铸,未发行,图案雕刻技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为中国近代人像币经典之作,泉界公认“乃中国银币最美一品”,存世寥寥;样币币面呈均匀灰色包浆,版底平整细腻,银光温润,品相完美无瑕,至为尊贵,PCGS SP63+
来源:中国近代著名收藏家族—NC旧藏北伐胜利,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局面。民国十六年(1927年)四月,国民政府于南京成立后,即致力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建设,改变铸币权分散、币制的混乱也是其要务之一。十七年(1928年)六月,全国经济会议通过了《国币条例草案》等币制相关议案,开始着手新币的筹划。同时,决定停铸袁世凯像银币,改用中华民国缔造者孙中山肖像作为主币图案。
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以孙中山像为主图案的新国币设计方案,十八年孙像地球版银币便是其中之一。孙像地球版银币为天津造币厂试铸,图案设计极尽精美。币正面铸孙中山先生胸像及纪年文字,背面中部为地球与双旗,边缘环绕英文“中华民国”及中文纪值“壹圆”。此币设计立意高远,地球、双旗之构图,象征中国对摆脱贫弱、民族崛起、屹立于世界强国的期盼,气势恢宏,寓意不凡。同时,雕刻技艺极尽精湛,制作精细规整,铸工为中国钱币首屈一指。由于当时的新国币最终选定为俗称“船洋”的孙中山像帆船银币,故十八年孙像地球版银币未发行,仅铸有少量试样,留存至今者寥寥无几。
据1951年施嘉幹编著《中国近代铸币汇考》记载,孙像地球版银币仅有几枚存世。近代钱币鉴赏家张璜编著《中国银圆及银两币目录》中则注明,“此样币发现在十五枚以内”。旧时藏界公推此币为中国钱币最美一品,夙为泉界耆宿汲汲追寻。时至今日,新一代藏家亦不改老一辈对此样币的钟爱之情,将其列入中国近代机制银币十大珍品。可见,此币之尊弥久更显。—参阅施新彪著《十八年孙像地球版银币》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背布图中圆银币样币一枚,齿边,此样币设计精美,铸造精良规范,打制深峻,镜面底版,原味淡银灰色包浆,光泽柔和悦目,状态顶级,品相一流,存世极为罕见,极为珍贵,金盾PCGS SP62,为此公司此品种第一名分数且唯一入盒者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试铸银币
施新彪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银币,面值分一元、中元两等,由美国旧金山造币厂(又称费城造币厂)代铸。其铸造背景与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密切相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为输出过剩产能,刺激外贸出口,各国纷纷改金本位为银本位,以降低本国货币的国际汇价。其中,美国还在改为银本位之后,以储备银本位准备金为由,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其目的是,用推动银价上涨的方式,提高原银本位国家的购买力,从而大量倾销其过剩产品。而作为传统的银本位大国—中国,在当时转嫁危机的国际环境中,经受了严重的危机冲击。随着白银国际定价的猛涨,以及贸易逆差的剧增,中国的白银迅速大量外流,从而导致国内通货严重紧缩。金融与商业,因周转不灵而陷于困境;外来倾销商品的涌入,使物价急跌,导致国内工厂亏损倒闭。
面对危机,国民政府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11月3日发布《民国廿四年十一月实施新货币政策命令及章程》,主要内容为: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的纸币为法币,具有“无限法偿货币”效力,其它银行无货币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制,废止现银流通,公、私持有的生银和银币,一律兑换法币。另外,法币为不兑换货币,但可无限制购买外汇,并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等等。史称“法币政策”或“法币改革”。
法币政策实施后,有效控制了白银的恶性外流,进出口贸易也相应得到平衡。同时,也使白银的市价起伏不再影响货币币值的稳定。然而,法币政策推行后,美国随之停止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白银,不仅使银价急跌,而且还使中国用白银换取外汇的数量大为减少,这给中国外汇储备积累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受日本战争威胁而需要扩充军备的时候,更需要外汇的支持。为此,1936年3月,财政部长孔祥熙派财政部高等顾问陈光甫等人赴美,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谈判。美方向中方提出:法币脱离与英镑的联系汇率;扩大白银的用途,其中包括增加白银作为货币准备金的比重,放宽工艺用银,发行银币并委托美国铸造,等等。同年5月,中美两国财政部签署《中美货币协定》,其主要内容为:美国购买中国7500万盎司白银,再以中国5000万盎司白银作抵押,向中国贷款2000万美元。中方则保证货币的独立性,不与世界任何货币发生固定汇率联系;中国纸币的准备金的白银比重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放开白银的工业与艺术用途,并铸造发行银元。按协定,中国分批委托美国旧金山造币厂铸造银元。这就是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银币产生的背景。然而,1937年,随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此项代铸银币事宜被搁置,已铸成的首批银币也因上海、南京相继沦陷而未按时运达中国。现在流传于藏界的二十五年孙像古布银币,均为当时美国旧金山造币厂试铸样币。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银币,面值分壹圆、中圆两等。壹圆币,按片型大小不同,分大片、小片两种。大片者,直径35毫米,光边,有银、镍、铜三种材质铸品,均极稀见。其中,镍、铜者为异质试样币,存世更罕。小片者,直径32毫米,齿边,再有厚版、薄版之分。厚版者,重20克;薄版者,重13.2克(旧称“正常版”)。此小片型,无论厚版、薄版,均仅见银铸,极为稀见。中圆币,皆为齿边,仅有一种直径,但有厚版、薄版区分。厚版者,重10克,有银质、铜质、铜质镀银三种,后两者为异质试样币。薄版者,重6.6克(旧称“正常版”),仅见银质一种。中圆币,传世也均极稀见。相较而言,厚版者更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