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5 19:58
古钱币是历史的见证者,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既体现了中华人民的智慧积累,也体现了每一个时代的人文历史和经济文化。现今,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身于古钱币收藏的人越来越多,致使钱币市场极为火热,高价频现。在整个收藏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逐渐成为艺术品收藏的重要板块,随着收藏投资者的不断涌入,其未来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被收藏爱好者视为当下最具投资价值的艺术品投资板块!
清“光绪重宝”背“宝泉当十”雕母一件,直径32毫米,重8.5克,是钱铸造精美,铜质精良,字口深峻,地章精修平整,如斧削刀切,笔力雄劲,钱文舒畅,富有神韵,一气呵成,钱文及内穿刻工精细,刀痕流畅自如,雕工精湛,包浆自然古朴,保存完美,极为珍贵难得,为清钱中之顶级珍品,同类雕母国内外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收藏亦是少之又少,同类雕母上博及国博有藏,此光绪宝泉当十祖钱,系藏家迭藏,流传有序。珍则臻矣,煌煌者华,泉中国器,舍此其谁!
雕母,亦称祖钱,是为母钱之母,制钱之祖也。凡铸钱之法,先将精炼净铜或铅锡手工雕凿成祖钱,遂翻砂铸母钱,此后用母钱印铸制钱。故祖钱乃清代铸钱之根本,素来为藏家所珍视。传奇古钱主要都集中在先秦和清代两个时期。近年来清代雕母非常强势,明显价格都有提升,实力藏家真可谓为古泉倾其所有,一掷千金。公开市场所见者亦是价值不菲,中国嘉德2019年春季拍卖会一枚清“光绪重宝”背“宝黔当十”雕母以184万成交;园地2019年春季钱币杂项拍卖会一枚清“光绪重宝”背“宝源当拾”雕母以132.25万成交,可见其何等珍贵?
清“咸丰重宝”宝泉局当十雕母一枚,缶宝,直径:39.5mm,厚:3.97mm,此钱采精铜所铸,字体十分立体深峻,笔画纤细爽利,地章平整光滑,雕工极为精湛,缶字一竖可称神来一笔,极为罕见,极美品
来源:辛卯年日本回流,此泉经马定祥、邱思达、松宝庵、承斋、金珍堂迭藏
雕母者,亦称祖钱,是为母钱之母,制钱之祖也。凡铸钱之法,先将精炼净铜或铅锡手工雕凿成祖钱,遂翻砂铸母钱,此后用母钱印铸制钱。钱制攸关,故祖钱乃清代铸钱之根本,素来为藏家所珍视。此雕母,厚重硕大,铜质精纯,包浆呈熟美栗红色,醇厚自然,刀法大巧不工,文字大朴不拙,工艺精湛,一气呵成,实为难得,乃清钱之珍品,值得珍视与推重
清代宝巩局“咸丰元宝”当五百一枚,直径:59.6毫米,咸丰大钱珍罕品,钱文行楷,书法雄矫,素为泉家所重,GBCA 美80
宝巩局是清代甘肃省属铸钱局,原名巩昌府局。康熙六年(1667年)开设于甘肃巩昌府,翌年停铸,雍正五年(1727年)迁至兰州,改名宝巩局,二年后又遭停废,咸丰四年(1854年)再度重开,先设局于小仓,后又在省城东墙根开办新厂,直至同治三年(1864年)废止。因此,除乾隆、嘉庆外,历朝“巩”字钱均少。
咸丰年间,宝巩局铸钱丰富多样,版式、工艺极具特色,在北方钱局中独树一帜。宝巩局所铸珍品颇多,内中最为耀目之品,当属宝巩当五百、当千大钱,系咸丰大钱中的璀璨明珠。关于宝巩局大钱的铸造情况,可参见当时之奏折文献,咸丰四年六月十六日陕甘总督易棠上奏朝廷:“现已铸就各种大钱,计抵制钱四千余串,内当十、当五十、当百黄铜大钱,市肆已通行无阻。惟当五百、当千紫铜大钱,行用尚多滞碍。”由此可见,宝巩局咸丰当五百、当千紫铜大钱,铸行之始就受阻滞,因而未行多久,流通不广,铸数自然极少,时至今日,已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