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13 17:01
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简称户部一两)开模压制时是一系列共5种面值,分别为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及五分;小银币的图案相同,只是尺寸缩小、面额更改。经实际测量,一两币的直径是43.4毫米,边缘高起处尺寸在3.1毫米,比例值为14:1,确实在文献上记载的规范之间.重量是标准库平一两的37.3克。“库平”是清政府用银的标准,通行于全国,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签署的《马关条约》中的规定是每两重37.31256克,一般简称为37.3克,各地方在实行上则稍有出入。已经发现的样币重量却有36.2克、37克等多种,以贵金属币误差都是在千分之三的规定来说,与标准库平一两的37.3克差异颇大。
在清代为了流通兑换行用时的方便,官铸的很多面值是一两的银币多有铸成实重为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银币版式。如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中外通宝关平银一两等等,都有实际重量为一两型和重库平七钱二分的流通壹圆型两种版式。重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硬币实际重量为26.7g左右,外径大小为39mm,厚度2.5mm。该版铸造模具不同于实重平一两版,仅作为军饷流通过极少,存世量稀少,下图为光绪元宝实重七钱二两流通壹圆型真品。正面“光绪元宝”以及所有文字的笔划中均藏有圆点形暗记,丝毫不影响文字书法的大气沉稳。
中国机制银币的币制单位问题,在其开制之初即已产生。在广东设局造币获得成功后,就有人主张中国龙银应以传统计重单位的「两」来结算,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底京城拟筹备设立银圆局,当时军机处及户部致电各省询问主币龙银重量应重若干。随后,总局按照袁世凯指示进行一两银币的生产,并委托日本正金银行任办模具。「光绪元宝户部 库平一两金币」为机制原模后铸,但字体刻划却不失铁画银钩、浑然天成的感觉,而龙身以及龙麟更是刻划细腻且精美大气,是为藏家值得收藏的珍品之一
光绪二十九年户部库平一两金样币(后铸)。光边。原模后铸。虽为后铸但仍备受藏家喜爱,极罕。金样币鲜少于市场面世,本次登场且为原模的后铸可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锐打,霜面图文与镜面底版形成唯美对比。明显模具曾经抛光,比起原铸有更强烈的浮雕感,但亦可察觉因为模具鏽迹所出现的粗糙平面。亮金黄色的币面,飞龙腾飞的图景栩栩如生。正面光泽无包浆,反面灯光转动下有一丝虹彩透现,美感倍增。
光绪户部一两样币原模来自日本大坂造币局,于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监督下在天津造币厂制作。最初的目的是统一币制实施并金本位,面值有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及半钱等五种。计画没能推行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是各省反对由中央设置总厂制造规格一致的新币,因为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利益。此外,中国这时候也没有能力处理大量流通中的各式纸币及如何兑换的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