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光绪年造庚子京局制造七钱二分价格交易出手

时间:2021-06-09 17:28

  1900年庚子京局制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K-233/LM-6a,原模后铸版,因京局毁于“庚子之乱”,原铸版未发行,七钱二分主币,除雕刻师在英国制作的二枚光边样币之外,存世均为后铸版,所见寥寥无几;拍品模具雕刻精美,打模深峻,版底平整,龙图别具一格,币面满银光,品相完美,PCGS SP62+,目前获该公司评级入盒者仅二枚

  “京局”庚子系列银币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珍罕品,全套共五枚,面值分别为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庆亲王奕劻请求会同户部在京师试办造币厂制造银圆,上奏获准,定名“京都制造银圆局”,简称“京局”,于1900年3月向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订购蒸汽机、轧片机、车床、印花机等杂项设备,定于该年8月6日前交运。1900年,义和团烽火燎原并波及北京,6月22日,京局在义和团攻打附近的奥地利使馆时毁于战火。有资料记载,京局并没有正式运行,只试铸了很少量的贰角及壹角样币。

  战火中,有工人抢救出除“一角”钢模以外的四套钢模,后售予收藏家方药雨,民国年间又转让给上海收藏家陈仁涛,其间,模具曾借给上海币商王守谦私制数套,于是京局银币有了原铸和后铸版之分。目前已知京局银币的存世量:雕刻师在伦敦工作坊制作的光边版样币,全套五种面额,存世二套;京局原铸版,存世仅有“二角”和“一角”二种,数量各十枚左右;后铸版,估计制作了十至十五套,“二角”数量可能稍低于此。由此可见,无论是何种版别的京局银币,均为难得的罕见珍品。

  京局银币最早见著于王守谦在1935年印行的《中国稀见币参考书》,仅载有贰角和壹角二种;耿爱德1954年出版之《中国币图说汇考》内载有全套五枚,但说明其华籍同好表示仅贰角和壹角是京局原厂出品,其余为“某上海藏家”私制;早期泉谱如蒋仲川、施嘉幹的著述中,都只收录有贰角及壹角样币也正因为此。京局连同相关档案毁于庚子之乱,扑朔迷离的身世,使其成为最具传奇色彩的中国机制银币之一。

  光绪二十九年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样币一枚,K-927a/LM-1,人“两”、火珠上一凹点版,日本大阪造币局制模,北洋银元局试铸,未发行,是清代“圆两之争”时期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铸币史上尺寸最大的机制龙银,存世甚少,是为泉界耆宿汲汲追寻之“三两银”之一(户部一两、北洋一两、上海壹两)。

  样币模具雕刻极尽精美,初铸压力十足,呈镜面版底,龙鳞层叠有致,包浆轻薄,通透雾状淡彩银光,状态完美,是集罕少品种与顶级品相于一身的殿堂级龙银珍品,可遇而不可求,PCGS SP64,系目前该公司评级纪录中,人“两”版样币唯一最高评分从以前就有个说法,户部一两难有顶级品。户部一两,北洋一两与广东七三镜面同为三级品,在数量与地位相近。

  惟广东,由于存世的喜顿镜面品相俱佳,均属臻品,所以原色顶级品相常见;反观户部一两,则是承袭了国内自制样币的一贯工艺缺陷,未使用品相是有,但顶级品相极稀,也比同厂铸造的北洋一两,还难寻顶级品相。诸多的人为因素,让户部一两的原色顶级几乎绝迹。火珠的阴点:一般咸知,户部一两分人两与入两二版,而人两比入两少。入两特征,为在龙面U下有阳刻点,但少有人注意,人两龙面火珠也分火珠有点跟无点。其实阴点版早在古德曼的书中即有记载,但户部一两火珠,有阴刻点的发现更少。火珠上的阴刻点,有单点与双点两种,可能是造币厂的铸币暗记,用于识别厂造批次,所以铸额甚少。目前仅知单点版的户部一两有:耿爱德、李伟先、W&B(原黄元文旧藏)三枚;双点版则仅古德曼、刘改造两枚,火珠阴点的户部极为珍稀,仅五枚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