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果壳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
二级生化出水中含有大量生物絮体及生物残渣,若直接采用果壳活性炭吸附会堵塞炭柱,因此果壳活性炭处理前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的预处理方法,去除细微颗粒和胶体(处理后水质见表4),果壳活性炭柱出水再进入模拟地下含水层处理过程的土壤柱,流程为:二沉池出水→混凝沉淀→砂滤→果壳活性炭床过滤→土壤柱。
GH—16型果壳活性炭粒径约2 mm,柱内径为20 mm,填充高度400 mm,炭柱滤速5 m/h,流量37.7 L/d,水力停留时间4.8 min。
砂滤柱填充粒径0.5~0.9 mm的石英砂,柱内径29 mm,填充高度600 mm。采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配成5 g/L溶液待用,每升污水中加入25 mg聚合氯化铝。采用JB型混凝实验仪,快搅1 min,速度150 r/min ,再慢搅30 min,速度30 r/min,然后沉淀30 min。用计量泵将上清液抽入砂滤柱,砂滤柱出水再进入果壳活性炭柱。
果壳活性炭对含有多种有机物质的污水其吸附行为明显不同于单溶质吸附行为。开始阶段去除率不是从100%开始,大约38%的COD、25%的DOC、15%的UV254及60%的AOX不被吸附。一般果壳活性炭对溶解性有机物吸附的 范围为:分子大小在0.1~100 nm;低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越大吸附性能越好,而极性高的低分子化合物及腐殖酸等高分子化合物难被吸附[3]。采用截留分子量>1 000 u、3 000 u和10 000 u的三种超滤膜YM1、YM3和YM10过滤分析果壳活性炭柱进水
果壳活性炭中孔径包括:孔隙有效半径>100 nm的大孔、孔隙有效半径的微孔和孔隙有效半径2~100 nm的过渡孔[3]。从图2和表6知,果壳活性炭对UV254去除率曲线呈阶梯形,各阶段持续时间不同,这是果壳活性炭中不同孔径吸附容量不同引起的。大孔及过渡孔可吸附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但GH—16型果壳活性炭大孔及过渡孔比表面积仅占总量的5%,吸附容量小;微孔吸附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其吸附容量大。当大孔及过渡孔依次饱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