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100使用方法:根据工作现场的实际照明需要,确定灯具的安装位置和方式,然后按灯具到220V电源接点的距离备好相应长度的三芯电缆线(如采用钢管布线则将三芯电缆线引入钢管至灯具安装处)。先卸下接线腔上的固定螺钉,拔出接线盒的接线部分;从包装盒内取出密封圈和接头(带紧定螺钉),依次套入电缆;然后将三芯电缆线的一端分别接入盒内的标识“L”、“N”和接地处,用压线卡压紧电缆后,并用紧固螺钉固定好,然后拧紧接头,压紧密封圈,并从侧面拧紧紧定螺钉。
金属型电力电缆
产品特点及用途:本产品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0/U)0.6/1KV及以下电力线路中作输送电能之用,具有抗雷击、抗电磁干扰和均衡电位、改善供电品质的特征。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发射场和精密电子装置集中的场合。低烟低卤阻燃和低烟无卤阻燃金属型电力电缆遇到火灾燃烧时的有毒气体和烟雾的释放相对于普通阻燃电缆要小得多,适用于人员聚集或消防要求较高的场合。
产品执行标准:Q/YZRC011-2009标准。
使用特性
1 交流额定电压(U0/U):0.6/1KV
2 电缆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
聚氯绝缘电缆 70℃ 90℃ 105℃ (根据型号的温度等级而定)
低烟低卤或低烟无卤阻燃绝缘电缆 70℃ 90℃ (根据型号的温度等级而定)
交联聚绝缘电力电缆 90℃
3 环境温度:固定敷设-40℃, 非固定敷设-10℃
4 安装敷设温度:不低于0℃
5 敷设推荐的允许弯曲半径:非铠装型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铠装型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
6 敷设时,应将层两端可靠接地,并不使层断裂或松散,否则会降低效果。
金属型电力电缆型号及名称
产品型号 产 品 名 称
ZR-YJVP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丝编织阻燃聚氯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ZR-YJVP22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丝编织钢带铠装阻燃聚氯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ZR-VVP 铜芯阻燃聚氯绝缘铜丝编织阻燃聚氯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ZR-VVP22 铜芯阻燃聚氯绝缘铜丝编织钢带铠装阻燃聚氯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DZ-YJVDP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丝编织阻燃低烟低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DZ-YJVDP22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丝编织钢带铠装阻燃低烟低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DZ-VDVDP 铜芯阻燃低烟低卤绝缘铜丝编织阻燃低烟低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YN-100明确了这一点对这一问题可能容易理解。单片机中的高阻态在51单片机,没有连接上拉电阻的P0口相比有上拉电阻的P1口在I/O口引脚和电源之间相连是通过一对推挽状态的FET来实现的,51具体结构如下图。组成推挽结构,从理论上讲是可以通过调配管子的参数轻松实现输出大电流,提高带载能力,两个管子根据通断状态有四种不同的组合,上下管导通相当于把电源短路了,这种情况下在实际电路中不能出现。从逻辑电路上来讲,上管开-下管关开时IO与VCC直接相连,IO输出低电平0,这种结构下如果没有外接上拉电阻,输出0就是开漏状态(低阻态),因为I/O引脚是通过一个管子接地的,并不是使用导线直接连接,而一般的MOS在导通状态也会有mΩ极的导通电阻。
DDZ-VDVDP22 铜芯阻燃低烟低卤绝缘铜丝编织钢带铠装阻燃低烟低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WZ-YJEP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丝编织低烟无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WZ-YJEP23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丝编织钢丝铠装低烟无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ZR-YJVP2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带绕包阻燃聚氯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ZR-YJVP2-22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带绕包钢带铠装阻燃聚氯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ZR-VVP2 铜芯阻燃聚氯绝缘铜带绕包阻燃聚氯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ZR-VVP2-22 铜芯阻燃聚氯绝缘铜带绕包钢带铠装阻燃聚氯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DZ-YJVDP2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带绕包阻燃低烟低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DZ-YJVDP2-22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带绕包钢带铠装阻燃低烟低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DZ-VDVDP2 铜芯阻燃低烟低卤绝缘铜带绕包阻燃低烟低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DZ-VDVDP2-22 铜芯阻燃低烟低卤绝缘铜带绕包钢带铠装阻燃低烟低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WZ-YJEP2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带绕包阻燃低烟无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DWZ-YJEP2-23 铜芯交联聚绝缘铜带绕包钢丝铠装阻燃低烟无卤护套金属型阻燃电力电缆
注:带ZR的为阻燃电缆,带DDZ的为低烟低卤阻燃电缆,带DWZ的为低烟无卤阻燃电缆。
生产范围
规格型号 规格型号
ZR-VVP
ZR-YJVP
DDZ-YJVDP
DDZ-VDVDP
DWZ-YJEP ZR-VVP22
ZR-YJVP22
DDZ-YJVDP22
DDZ-VDVDP22
DWZ-YJEP23
芯数×导体标称截面(mm2) 芯数×导体标称截面(mm2)
1×(2.5~300) 1×(10~300)
2×(1.5~185) 2×(1.5~185)
3×(1.5~300) 3×(1.5~300)
4×(1.5~240) 4×(1.5~240)
5×(1.5~240) 5×(1.5~240)
3×(2.5~240)+1×(1.5~120) 3×(2.5~240)+1×(1.5~120)
3×(2.5~240)+2×(1.5~120) 3×(2.5~240)+2×(1.5~120)
4×(2.5~240)+1×(1.5~120) 4×(2.5~240)+1×(1.5~120)
YN-100任何电磁干扰的发生都必然存在干扰能量的传输和传输途径。通常认为电磁干扰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导传输方式;另一种是辐射传输方式,电子设备工作频率越来越高,不加时,可能会通过上述路径干扰到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是我不希望的。在电路设计时都会加入EMI的元件来开对外和外面对自身设备的干扰,我们以下面这个电路为例图中L2为共模电感,共模电感的作用可根据右手定则来权释。当开关电源的频率为100K时,假设它们在50~150K时有较高的EMI发射值(这个是需要设备实际来调整的),假设的他的截止频率fo为150KHz,配套的电容CY=CY3=CY4=222PF,共模电感值根据公式可以得出:共模电感与电容构成的EMI电路,在开关电源中都基本上大同小异,根据实际的开关频率与EMI效果作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