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南头街道在线订牛奶订购热线
牛奶在食品工业中的多元化应用
除液态奶外,牛奶是奶酪(10kg牛奶制1kg奶酪)、奶粉(蒸发浓缩喷雾干燥)、黄油(离心分离脂肪)等产品的原料。乳清蛋白成为运动营养品核心成分,酪蛋白酸钠是午餐肉的重要乳化剂。最新技术将牛奶蛋白制成可食用包装膜,或通过3D打印制作奶酪艺术品。法国甚至用过剩牛奶生产生物塑料,用于制造眼镜框和纽扣,实现全产业链零浪费。
研究中的数据显示,北美和欧洲的乳制品摄入量高(368克/天,或每天乳制品摄入总量超过4份),南亚、中国、非洲和东南亚的乳制品摄入量(每天分别为147克、102克、91克和37克,每天乳制品摄入总量不足1份)。研究团队认为,我们不用过于担心乳制品的摄入量,尤其是在乳制品摄入量本身偏低的国家(比如中国),甚至或许应该鼓励乳制品摄入。
2021年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的一项大型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与乳制品摄入量低的人相比,摄入更多乳制品脂肪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低;较高的乳制品脂肪摄入量与死亡风险增加无关。
因为β-内酰胺酶可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降解,从而可避免牛奶中残留抗生素的检出。因此,不法商家违禁向牛奶中添加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的添加,不仅掩盖了抗生素残留的事实,同时引入了抗生素降解产物及β-内酰胺酶残留所带来的风险。我国已将β-内酰胺酶列入非食用添加剂名单。
一般人对“β-内酰胺酶”很陌生,甚至连它的名字都读不准。要想搞清楚β-内酰胺酶是什么?我们需要先认识一下“内酰胺”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南头街道在线订牛奶订购热线
青霉素之父亚历山大·弗莱明β-内酰胺酶,英文名称为β-Lactamase,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的细菌代谢过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选择性分解牛奶中残留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水解使β-内酰胺环打开,而失去抗菌活性。
目前发现并报道的β-内酰胺酶有200多种,根据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结构、水解产物、是否受克拉维酸抑制等,可以将β-内酰胺酶分为五大类:
值得注意的是,牛奶在医学领域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对于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物,如酚苄明、奎尼丁等,同时服用牛奶可以减少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牛奶还可以增加某些物的吸收,如罗红霉素,与牛奶同服可提高物的生物利用度。虽然牛奶好处多多,但并非人人适宜。乳糖不耐受者、过敏者等特定人群在饮用牛奶时需谨慎,必要时可咨询医生意见。适量饮用牛奶对大多数人而言是益处多多的健康选择。在享受牛奶带来的营养与美味的同时,我们也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饮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