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壶文化
一、玩壶与品壶
玩壶之难在于品壶,品壶之妙在于识趣,可浓缩你对壶艺的学识、见识、格调、审美观。识趣,方解玩壶与品壶的妙境,否则也只能被名家款、高价位遮住视线,给忽悠者洗劫了荷包,回头一看,弃之是肉、拾之是骨------。
一般而言、玩壶有三类:实用功能型、品位把玩型、收藏增值型。
古人云:“道不离器”、此器指壶、而道则是由壶而承载的思想内涵、审美情趣、工艺水品、名家品质等。而欲求其“道”、功夫则在“器”外。要学会欣赏艺术品,一定要从优秀的作品为切入点:用料讲究、造型经典、偏精独谐、具范兼容、妙趣横生。但此非初学者一眼看穿,此正是打磨眼力的“磨刀石”,能欣赏《阳春白雪》的精辟,就不难鉴别《下里巴人》的粗俗。大艺术家歌德说得好:“鉴赏力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而成的。”只有欣赏一流的壶,方能提高壶艺鉴赏力,识别玩壶的妙趣,出合理的价钱,选择应有的品位,而达
到“一箭三雕”之境界,可谓“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二、邂逅铸铁壶
在日本、铁壶是古老文化与手工打造相结合的煮水利器,其历史可追溯到二百多年前的江户时期,当中国唐朝的饮茶习俗传入日本后,在当时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僧侣才可以享受,茶道被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局限在皇室周围。江户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以寺院为中心的饮茶活动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武士茶道、草庵茶道、空菽茶道------遍布各地。在对茶有了新认识与定位后,便有釜师开始改良烧水的铁锅,于是就有了铁壶的出现并影响了日本茶道的发展,逐渐成为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必需品。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战争对于铁的需求大增,再加上战后轻金属制品的流行,日本传统铁壶走向没路,后来出于日本政府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需要制定了相关法律,日本铁壶才得以源延至今。
目前、在我国铁壶已越来越多的成为玩家级茶友们赏茶、斗茶、鉴茶及开展茶艺活动必备的专业茶器。
三、山泉水效应
山泉水经由山林下面砂岩层过滤,含微量的矿物质和极少的氯化物,水质甘甜、是泡茶最理想的水。而成人每天需要0.8~1.5毫克的铁,严重缺铁会影响智力发展,用铁壶煮水即可释出微量的二价铁离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并与茶中的单宁酸、茶碱等作用,而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四、对水温的影响
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泡茶时水以刚煮沸起泡为佳,如过则水变“老”、茶叶的鲜爽味大为逊色,如不足则水为“嫩”、不利于茶中成分析出。
铁壶因其壁厚,导热较慢、沸点较高(比手泡茶高2~3度)在云藏等高海拔地区和北方寒冷地带更为有效,也对普洱等老茶情有独钟。
五、使用与保养
养壶切忌心急,有资深玩家指出“用毅力养壶、用心养壶、用时间养壶、用知识养壶、用问题养壶、用对的水养壶、用对的火养壶。
老铁壶经过岁月的磨练、难免生锈(不锈的铁壶才不具备其古朴收藏的价值),所以挑选清理是必要的步骤:
1,壶脚不要太高、不要翘曲不平、底部接触面要大、以利于电磁炉快速加热。壶嘴不能明显低于壶盖,壶盖要有排气孔,以防水沸时水从壶嘴溢出。
2,用毛刷子清洗铁壶,去除耸起的锈蚀(如锈蚀严重可先用马铃薯切碎加水烹煮),洗净后注入清水反复煮,为除异味(生铁味)再用绿茶沸煮清洗,最后用清水沸煮出来的水清澈无异味即可使用。
3,检验铁壶是否漏水:将洗净的铁壶灌满水煮烫,放在铺有餐巾纸的桌面,半小时后仔细观察壶身有否水渍渗出、纸巾湿否?并用硬器轻敲空壶,听其音判断是否有裂缝。
如发现漏水和可能划伤手的地方,此壶请不要用!
4,铁壶本身很重,只易装水八成,一则沸水不易外溢;另则过重不便于执壶,加热时壶环必须竖立,不许横置,以免烫手,移运已加热铁壶时请用夹子或手套。铸铁壶底部比较粗糙,如直接放在桌面上会造成划伤和污渍,请使用配套的铁壶垫。
铁壶不宜用直火、明火,瓦斯炉、微波炉,可用炭火炉、电炉、电磁炉加热,不可干烧、冷水冲热壶、高处摔下,使用后趁热擦干,以免生锈,但少量的铁锈并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三氧化铁即三价铁离子与胃酸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可直接被人体吸收,起到补铁治贫血的作用,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养壶以木炭炉最佳,不仅能养成美丽外表,木炭中的远红外线更能达到杀菌的效果。平时清洗切忌用硬物敲刮壶的内外,不要用清洁球擦壶面,可用细纱布包已泡过的茶叶反复轻轻擦洗。使用过的旧铁壶表面会被一层茶和铁的结合物丹宁铁所覆盖,它即可防锈又能显古,壶内也会沾积白色水垢,它即可润水又可防锈、还有陈旧感,不必除去、否则只会加重表面氧化生锈。
如果空气潮湿铁壶又长期搁置不用,可将铁壶烤干,趁热抹上食用油。再用时注水煮沸倒掉即可去油,也可再用绿茶煮沸去油味。
一壶一岁月,一壶一故事,与其不期而遇、则不就是缘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