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光纤名词和光纤衰减原因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常用的光纤名词
衰减
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的能量损耗
色散
光脉冲沿着光纤行进一段距离后造成的频宽变粗。它是限制传输速率的主要因素。
模间色散:只发生在多模光纤,因为不同模式的光沿着不同的路径传输。
材料色散:不同波长的光行进速度不同。
波导色散:发生原因是光能量在纤芯及包层中传输时,会以稍有不同的速度行进。
在单模光纤中,通过改变光纤内部结构来改变光纤的色散非常重要。
散射
由于光线的基本结构不完美,引起的光能量损失,此时光的传输不再具有很好的方向性。
造成光纤衰减的原因
造成光纤衰减的主要因素有:本征,弯曲,挤压,杂质,不均匀和对接等。
本征:是光纤的固有损耗,包括:瑞利散射,固有吸收等。
弯曲: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损耗。
挤压: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
杂质:光纤内杂质吸收和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造成的损失。
不均匀: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的损耗。
对接: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如:不同轴(单模光纤同轴度要求小于0.8μm),端面与轴心不垂直,端面不平,对接心径不匹配和熔接质量差等。
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μ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还存在着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后来又发现在1.31μm波长处,单模光纤的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一为正、一为负,大小也正好相等。
这就是说在1.31μm波长处,单模光纤的总色散为零。从光纤的损耗特性来看,1.31μm处正好是光纤的一个低损耗窗口。这样,1.31μm波长区就成了光纤通信的一个很理想的工作窗口,也是现在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波段。1.31μm常规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在G652建议中确定的,因此这种光纤又称G652光纤。
普通单模光纤
普通单模光纤是指零色散波长在1 310 nm窗口的单模光纤,又称色散未移位光纤或普通光纤,国际电信联盟 (ITU-T)把这种光纤规范为G.652光纤。
G.652属于第一代单模光纤,是1310 nm波长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当工作波长在1310 nm时,光纤色散很小,色 散系数D在0~3.5 ps/nm·km,但损耗较大,约为0.3~0.4 dB/km。此时,系统的传输距离主要受光纤衰减限制。
在1 550 nm波段的损耗较小,约为0.19~0.25 dB/km,但色散较大,约为20 ps/nm·km。传统上在G.652上开通 的PDH系统多是采用1310nm零色散窗口。但近几年开通的SDH系统则采用1550nm的最小衰减窗口。
另外,由于掺铒 光纤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的实用化,密集波分复用(DWDM)也工作于1550nm窗口, 使得1550nm窗口己经成为G.652光纤的主要工作窗口。
对于基于2.5 Gb/s及其以下速率的DWDM系统,G.652光纤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但由于在1550nm波段的色散较大, 若传输10 Gb/s的信号,一般在传输距离超过50km时,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色散补偿模块,这会使系统的总成本增 大。色散补偿模块会引入较大的衰减。因此常将色散补偿模块与EDFA一起工作,置于EDFA两级放大之间,以免占用链路的功率余度。
1.户外用光缆直埋时,宜选铠装光缆,架空时,可选用两根或多根加强筋的黑色塑料外护套的光缆。
2.建筑物内用的光缆在选用时应该注意其阻燃,毒和烟的特性,一般在管道中和强制通风处,可选用阻燃和有烟的类型,暴露的环境中应选用阻燃、无烟和无毒的类型。
3楼内垂直布线时,可选用层绞式光缆;水平布线式,可选用分支光缆。
4.传输距离在2kg以内的可选用多模光缆;超过2kg可选用中继或单模光缆。
以上是单从应用方面考虑应该主义的几个问题,实施时候还需要灵活掌握,其实,布线环境复杂多样,各种问题都可能随时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在规划和施工时严格按照布线标准实施,遇到问题,灵活分析,就会圆满解决。
单模光纤,只传输主模,也就是说光线只沿光纤的内芯进行传输,由于完全避免了模式射散使得单模光纤的传输频带很宽,因而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讯,单模光纤使用的光波长1310nm或1550nm。
多模光纤,在一定的工作波长下,有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输,这种光纤称之为多模光纤,由于色散或像差,因此这种光纤传输性能较差频带比较窄,传输容量比较小,距离也比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