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院皇甫小桥医生预约代挂号24小时接单
陪诊行业的规范化进程
2023年《医疗陪诊服务规范》明确11项禁止行为,包括代述病情、干预诊疗等。从业人员需通过卫健委认证考试,涵盖47个医疗场景应对策略。服务协议必须列明责任划分,如药物过敏等医疗意外由医方承担。某直辖市要求陪诊平台缴纳20万元保证金,用于纠纷先行赔付。电子工牌系统记录服务轨迹,发生投诉时可调取全流程录音。
【导读】陪诊师是近年来新兴的行业,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陪患者做各种检查,或办理出住院等手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老人一个人去医院不方便。或者是异地就诊,不熟悉医院看病流程的患者。
陪诊师是近年来新兴的行业,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陪患者做各种检查,或办理出住院等手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老人一个人去医院不方便。或者是异地就诊,不熟悉医院看病流程的患者。
陪诊师一天收入多少
1、坐标上海,某资深陪诊师表示自己每日陪诊收入可达到1000元,一个月能收入3万元左右。
2、坐标郑州,1998年出生的某女陪诊师表示自己月收入在15000元。
3、哈尔滨医院某陪诊师,上午陪外地患者看病收入198元,下午替人买两盒膏98元,取报告单后问诊188元。一天的陪诊收入的400多。
4、坐标湖南长沙湘雅医院,一名做陪诊师的女子表示,7月15日,收入了356元。
上午一单,陪一名孕妇做孕检,收费198元;下午帮一位客户预约核磁共振,排队两个小时,收入158元。
5、南京陪诊师,入行一年,一般代预约都是一百块钱。如果陪诊一上午,从早上八点到十二点,那收费就是二百块钱。每月收入万元。
陪诊师资格好考吗
陪诊师资格的难度不是很大,还是比较好考的。因为参加陪诊师之前需要接受培训,所以一般都会有考前病患陪护师复材料提供,认真熟悉备考,通过是没太大问题。
另外,陪诊师资格所包含的学内容和课程并不多,考生即使在职人员,每天下班后抽出几十分钟进行学即可,同时在学的过程中,陪诊师有对应的试题库,可通过学并在掌握基本知识之后,多刷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陪诊师的就业前景如何
2023陪诊师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作为一种新型职业,近年来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患者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催生了医院陪诊师这个职业群体的出现。
医院陪诊师的出现,患者可以地理解病情、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加明确就医的方向。此外,对于一些群体,如老人、残障人士、外籍人士等,医院陪诊师的服务更是必不可少,其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多。
上海六院皇甫小桥医生预约代挂号24小时接单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独自去医院看病。他们可能是空巢老人、独居青年、孕妇、残疾人士、异地就医者等等。他们在看病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麻烦,比如找不到科室、排队等候、与医生沟通、缴费取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就医效果和体验。
陪诊服务是指由具有医疗知识和看病经验的人员,代替患者家属或朋友,在医院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和协助的服务。他们比患者家属或朋友更加和,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看病的各个环节。
陪诊服务包括:预约挂号、取号签到、就医导诊、医患沟通、陪同检查、医嘱提醒、取送结果等相关事项。
步骤1:就诊前询问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行动能力、是否有家庭成员等。并提醒患者就诊当天携带相关件材料、身份、医保社保卡、过往病例材料等。
(2)确定需求:了解患者是首次就诊还是复查,预约开单或检查等,引导患者主动告知,方便提前规划。越详细越好,一是避免漏件,二是体现服务的细致和。
(3)确定时间:挂号门诊号的具体时间段,假设挂号号是10:00-10:30,一般提前半小时报到,也就是说我们和患者的预约至少要在09:30之前。
(4)确定医院,包括楼层、科室、医生:如果遇到陌生的医院,需要比患者提前半小时到达医院,提前规划好陪诊流程,熟悉楼层科室环境,方便指导。
步骤2:规划行程
预诊咨询后,列出各个时间、就诊科室、对应医生以及相关检查等信息,提前规划好陪同路线,比如先到哪个科室报到、先做哪个检查等等,合理安排各项就医。
步骤3:准时抵达
按时在约定地点与患者会面。
步骤4:材料核对
一般情况下,患者已经完成了这一步,陪诊师只需要查漏补缺。
步骤5:拿好号码然后排队等候
取号、排队,让患者在休息区的椅子上休息。
步骤6:协助沟通并记录医嘱
如果怕忘记,可以备份录音。如果涉及隐私,就在室外等候。
步骤7:排队帮忙缴费
陪诊服务仅收取陪诊过程中的服务费,因就诊而产生的一切额外费用均由患者自行支付。若患者要求代为开,且患者不在现场,可在医院APP上提醒患者缴费,或持支付二维码给患者进行缴费;不建议为患者付款。
步骤8:拿报告、拿品等
帮助患者复印病历、协助办理报销手续、领取品等,并指导相应的注意事项,如医生的指示、用说明提醒、完成检查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等。
步骤9:结算费用
当您在医院门口汇合时开始,当患者离开医院大门时,服务结束。
步骤10:确认患者对服务完成的反馈
服务结束一两天后,可以询问患者对服务是否满意。这是为了增进与患者的关系。也为下次回购和推荐打下良好的基础。
01
4月7日,长沙某三甲医院的门诊大楼里,大美(化名)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和各类检查单,正在一间诊室外等待着自己的“客户”——一位50岁左右的大姐,因为肠胃不舒服,提前几天预约了肠胃镜检查,但做肠胃镜需要全麻,医院要求有家属陪同,而大姐的家属都不在身边,因此,她选择了在网上预约了一名陪诊师。
02
目前陪诊师这个职业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小到为患者取号、陪同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大到跨城市问诊……职业陪诊师几乎可以包揽病人看病的大部分工作。
03
大美就是一名陪诊师,除了陪伴客户看诊、缴费、办理住院手续外,“有时还需要帮助患者拿取检查报告,或者定期取”。大美介绍,她的客户中,大部分是独居的老年人,还有一部分是孕妈和宝妈。
如今,像大美这样的陪诊师有很多
排队、挂号、缴费、取报告……
他们虽不是患者却十分熟悉就医流程,
穿梭在各大医院、奔波于科室之间,
他们就是近年来兴起的“新职业”
——陪诊师,
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
患者的“临时家属”。
随着人口老龄化,“陪诊”这一行业业务与日俱增,可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职业身份”。目前,陪诊师还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正式职业,也没有国家统一颁发的资格。人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帖,都可能自称“陪诊师”。
老龄化催熟陪诊服务,
“临时家属”要如何上岗?
陪诊师职业发展前景如何?
从业路上又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带着这些疑问,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走访了长沙的医疗服务机构、
养老服务中心和医院,
探寻陪诊行业发展现状。
01
她转行做陪诊,在医院门口摆地摊推销自己
大美今年42岁,在从事陪诊师之前,她在一家美容店工作,她在短视频平台里得知了“陪诊师”这一职业:“时间比较机动,周末也不用加班。”
在对陪诊师进行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后,2021年9月,大美辞去了美容店的工作,开始为成为一名陪诊师做准备:“我在淘宝花了十几块钱购买了相关课程,了解如何从事陪诊师。”同时,住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面的她,也时不时到医院里“踩点”,熟悉看病流程和各项检查的诊室。
为了招揽客户,大美不仅在微信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持续“刷屏”,还租来了一个易拉宝,写上自己的服务内容和联系方式,在医院门口摆起了地摊。
“爆炸式”的宣传有了效果,大美开始接到了不少客户的预约。
“我是在社交平台看到她的宣传。”刘女士是大美的一位长期客户,好奇之下,刘女士加上了大美的联系方式,“没准什么时候能够用上。”刘女士和丈夫都是医生,工作十分忙碌。2023年,刘女士怀上了二胎,并有着前置胎盘的症状,可丈夫没有办法参与自己的每次产检,家中的老人也需要照顾大宝。刘女士想到了大美,“就想找个人在医院陪着自己”。
每到了产检的时间,刘女士就提前和大美约好时间。“她挂好号后就联系我,等到了那天,我就在医院门口等着她。”大美说,也有客户会需要陪诊师挂号,“这种情况就要提前好几天和陪诊师预约,并且说清楚自己的症状或需求”。
开始检查后,大美就将刘女士安置在座椅上,随后自己前往诊室拿号排队,等快轮到刘女士时,她就又赶紧跑过去将刘女士扶到诊室去做检查。如此奔波,“一天下来少是两万步”。
大美坦言,每次工作,都感觉自己是患者的“临时家属”:“帮助他们跑上跑下,完成各种琐碎的事情。”
△大美在帮客户取
02
“陪诊师”队伍壮大,却无人监管
单打独斗了一段时间,大美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有时候一个客户都没有,有时候客户的预约扎堆。”大家都希望到三甲医院就诊,为此,她和其他几位陪诊师组成了一个团队,大家共享资源。
2023年下半年,大美进入一家互联网医院工作,成为了该公司陪诊部门的一员,“我们公司有相关的营业执照和资质。”
大美告诉记者,他们的服务人群存在着严格的限制范围:“我们不接待患有心脏病等高危疾病的人群,也不服务传染病和精神病患者。”在服务14岁以下的儿童和75岁以上的老人时,大美会要求家属一起,“这种我们只负责跑腿的工作”。同时,为了确保自身的,避免各种法律纠纷,大美并不提供上门接送服务。
大美介绍,目前他们公司规定的陪诊半天价钱198元,全天300元,同时,他们还提供取报告、拿、二次报销等单项服务,“价格根据服务时间的长短和花费的精力来决定”。而在提供服务前,他们会和客户达成服务协议,阐明自己的服务范围和程序。
但这个价钱对于一些老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有时候,大美还需要配合患者的子女演戏,“不让老人家知道真实的价格”。
大美坦言,目前,陪诊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也没有相关的行业协会和相关的准入标准、工作规范,“这些都是靠大家的自觉”。
大美告诉记者,如今市场需求变大,陪诊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不少人看到这一行可以钱,都纷纷加入,导致陪诊师这一职业良莠不齐。”大美说。
如今,大美已经成为了公司陪诊部门的负责人,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带教培训新入行的陪诊师们。大美说,之后公司再招聘陪诊师,“有医疗资质、医疗经验将会成为一个必备的条件”。
△大美拍下患者看诊的图片
03
她调去新部门,陪诊成养老机构延伸新服务
和大美不一样,36岁的阿玲(化名)是一家养老服务机构的陪诊员。
阿玲原本是机构内的一名养老护理员,有养老护理资格。2020年,为了延长服务产业链,机构领导决定将“陪伴老人看诊”作为服务的一项内容,阿玲被公司分派到了这一新设立的部门。
为了拓宽接单渠道,阿玲选择了在社交平台进行推广,打电话来预约陪诊服务的多数是年轻人,这些人普遍希望前往各大省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就诊,“他们大多数是为了自己独居的父母,也有一小部分是为自己。”阿玲说,“独居的年轻人认为一个人看病太孤单了”。
阿玲有一位长期客户,是一位80岁的老爷子,他的妻子去世多年,子女也一直在外打拼,为此,老人的女儿将其前往医院看病的事情委托给了阿玲,只要老人需要前往医院,老人的女儿就会通过电话和阿玲预约好时间,提前在网上挂好号。到了当天,阿玲会在医院门口等待着老人,陪伴着他检查结束后,又将其送上回家的车。
“如果客户有个性化需求,在预约的时候可以向我们提要求。”阿玲说,包括要求陪诊师的性别、陪伴时长、选择的医院、是否需要车接,是否需要帮忙挂号等。
一次,一位老人的孩子预约了阿玲的陪诊服务,但因为老人行走不便,需要阿玲提供接送服务。收到这一要求后,阿玲将情况汇报给了公司。到了看诊当天,机构派车跟随阿玲到了老人家里,协助老人上车。等从医院回来,阿玲又跟着车子将老人送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