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多用做生活燃香用具或佛前供器。陶瓷炉器的出现与其他常见陶瓷器型相比较晚,一般相信始于汉代。两晋南北朝时佛教传入中国,炉这种器型作为佛教礼器亦大大地流行起来。宋代炉的式样更为繁多,器物制作也更为明清时期炉体则趋向大形化。
鬲式炉一名系由仿周代铜鬲样式而来。《中国古陶瓷图典》鬲式炉条说:鬲式炉,炉式之一,流行于宋至明。宋代重视国家朝廷的祭祀礼仪,并将此视为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和宣示中央权威的一项国策来推动与执行。当时烧制的鬲式炉,是根据朝廷官样《宣和博古图》等所规定的商、周青铜器鬲的款式标准烧制,提供给朝廷官府及贵族士大夫使用——文化积淀的名炉重器。
在两宋瓷器中鬲式香炉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品种。流传至今、时代最早的见诸文献的宋代陶瓷鬲式香炉是一件标注为“北宋官窑粉青鬲式炉”的瓷器,收录于台湾地区早年出版的《宋元陶瓷大全》一书中。在我国历史上,赵佶是一位极具艺术天赋且勤于创作的帝王。他自命风雅,能诗善画,并组织仿制商周秦汉青铜器,好古成癖。因此,北宋官窑首创本于三代铜器造型的鬲式香炉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这一艺术形式的移植或许正是赵佶的独创。
炉斜盘口,圆唇,短直颈,鼓腹较扁,口径与腹径相若,三锥形足。肩部有一周浅凸棱,腹部与三足相对处有三道明显的三角形凸棱,略有弯曲和起伏,从肩部延伸到足部。足部与腹部可见接痕一圈,足端平。内底可见螺旋纹。
龙泉窑,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在今浙江龙泉县,故名,属我国南方青瓷系统。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在宋代名窑窑系中,龙泉青瓷窑系形式最晚,但它的成就却达到了中国青瓷烧造工艺的高峰。龙泉青瓷,以釉色美丽至极的粉青和梅子青釉闻名于世。粉青釉釉面光泽,柔和淡雅,滋润如玉;橡子青釉釉层厚而透明,苍翠欲滴,色调可与翡翠媲美。这两种釉色,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特别是梅子青品种,仅在南宋一朝烧造,存世极少,又多为仿古铜器和玉器造型的古雅之品,弥足珍贵
龙泉窑早期烧造的青瓷,胎体厚重,原料淘炼不纯,釉层很薄,釉色多青中泛黄。在造型和纹饰方面,受越窑的影响较深。器物造型多模拟自然界物象,如瓜棱壶。尤其是在胎面上的刻划花装饰,变化多端,生动自然。进入南宋,以釉色取胜,釉层肥厚如凝脂,纯如美玉,以无纹片者为贵。北宋时以碗、盘、壶器为大宗,有少量的钵、盆、罐、瓶等器物。青瓷制作规整,器底旋削平滑。南宋晚期的器物种类更加丰富,除了日用器皿外,还增添了文房使用的砚、笔筒、笔架、水注、滴、模子和佛前供用的各式香炉及八仙塑像等。还有一批仿古铜器和玉器式样的觯、觚、鬲、投壶、琮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时期纹饰也发生了变化,早期那种刻划花装饰已消失,代之而起为堆点、浮雕装饰。
宋代盛行复古,即所谓“追三代于鼎彝之间”,效仿青铜器的造型,鬲式炉受到了宫廷及文人士大夫的喜好及鉴赏,成为宋人“四般闲事”中不可或缺的器具。在诗作中有广泛的吟咏,如宋代郑刚中《焚香》诗作中曰:“五月黄梅烂,书润幽斋湿。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偷然便假寐,万虑无相及。” 晚明鉴赏名家文震亨《长物志》卷四·器具—香炉条载:“三代,秦、汉鼎彝,及官、哥、定窑、龙泉、宣窑,皆以备赏鉴,非日用所宜。”
艺缘有幸征集此件宋鬲式香炉。宋人仿古尚美,宋器美在古意盎然,此件龙泉窑三足炉,高:13.5cm,外口径:15.5cm,内口径:11.5cm,腹宽:23cm,三足间距:3.6cm,坠手感极强明显区别于一般窑系藏品的坠手感。折沿,短颈,扁圆腹,下承以三足。通体施青釉,三足底部显露酱黄色,龙泉窑鬲式炉之装烧工艺,与同期其他产品一样采用匣钵垫饼装烧工艺烧制而成。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使产品与垫饼在燃烧高温的窑内收缩率保持一致,垫饼亦采用同质瓷土烧制而成。由于采用垫饼垫烧法,使用时垫饼垫放在龙泉窑鬲式炉三乳足足底,所以三乳足足底之釉必须刮去露胎,因此由于二次氧化的作用,其三乳足足底与青釉结合处均露出酱黄色。炉身金丝环绕,开片清晰可见,炉内侧底部死泡异常明显。龙泉青瓷素来是以如青玉一般的质感赢得世人称赞,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 ,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此龙泉窑三足炉,器型古雅清秀,曲线流畅,器身施满釉,釉色青翠,宛若春水,极得素雅匀净之美,为宋龙泉青瓷之佳品。乃上乘佳作,极具收藏及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