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人士考证,对联渊源要追溯到唐朝以前。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以自己独特文化功底为后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句佳联,如岳王庙里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包公庙里的“遗像至今传铁面,直臣岂肯作金钩”。这些都凝聚着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祝福。句子的对仗、押韵给人一种节奏美,书体的结构、章法变化展示了书法的形式美。今天,当我们游览祖国的历史名迹时,你就会发现许多山门、庭院、亭阁、大殿都可以看到千变万化的对联,可以说无联不成景。
总体而言,在对联、立轴、横幅、手绢、册页、成扇等书法形制中,对联无疑是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收藏名家对联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王文治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王文治行书七言对2件----------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6-10-04
王文治书法对联立轴水----------价格:RMB1,790,000----日期:2017-10-14
王文治行书七言对2件----------价格:RMB2,840,000----日期:2017-04-27
王文治行书七言对二件----------价格:RMB2,570,000----日期:2016-08-12
王文治行书一件立--------------价格:RMB5,220,000----日期:2017-02-14
近几年王文治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王文治行书一件立--------------价格:RMB4,680,000----日期:2017-03-01
王文治楷书册二十四------------价格:RMB4,490,000----日期:2016-07-22
王文治王宸字画镜心------------价格:RMB3,110,000----日期:2017-06-13
王文治行书十一言对------------价格:RMB3,550,000----日期:2016-06-15
王文治行书一件立--------------价格:RMB4,340,000----日期:2016-05-06
楹联的价格一般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一是名头越大,楹联价越高,像大名家弘一法师、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楹联往往价格很高,记得前几年齐白石有一件四言篆书对联,结果被拍至66万元,价格十分可观。若名头小,价格就低,像来楚生、陆维钊等书家对联往往只有万元价格,与大名头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因此,不少藏家为了得到自己心仪的对联,常常会不惜巨资予以收购。
记得2004年上海中贸圣佳拍卖会曾推出《近三百年名家楹联墨迹专场》,共推出152位著名书法家、文学艺术家约315件楹联墨迹。时间跨度上自18世纪初时,下迄20世纪后期,结果大受市场的欢迎,共成交256件,成交率为81.3%,成交额846万元,创造出拍卖史上好成绩。
而在我国的农村,仍有不少地方保留着春节写对联的习俗,每逢春节,有的村庄每家每户的门联都少不了祝福美好未来的成语佳句。
所以,无论从对联的历史还是其本身的文化底蕴看,它的流传并被各路藏家青睐和追捧也就顺理成章。
楹联价格会受题材的影响。记得民国时期曾有人拿一捆名家楹联准备给一位字画收藏家,这位收藏家一看,尽管没有一件是真品,价格也较低,但不感兴趣,原因这些字都是为死人写的挽联,不吉利。相反,若题材好,价格往往会出人意料。记得2002年,上海朵云轩曾推出过一件清代王文治书写的楹联,当时王文治的书法价格很低,能过5万元的已属相当不错,而朵云轩推出的这副九言楹联内容为“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等事业还是读书”,估价3.8-4.8万元。
由于这副楹联题材特别好,故上拍时极受各路买家的追捧,不少买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后被一买家以高达18万元收入囊中,创当时王文治书法作品新高。另外,楹联的价格还受到字数、字体的影响,比如十一言对联要比七言对联价格高,七言对联要比五言对联价格贵;字体一般以篆书价格贵,其次是行草、楷书、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