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民国书画家摹古的较多,尽管徐悲鸿、林风眠大力倡导中西结合,但从总体看,借鉴西画的书画家还是比较少。
在今天,许多民国书画家已被人渐渐遗忘。比如“三吴一冯”,当时曾风靡大江南北,吴湖帆那时的画价动辄黄金几两甚至几条,冯超然、吴子深、吴待秋的画价尽管没有吴湖帆那么高,但也不低。时至今日,只有吴湖帆一人风光。而吴湖帆已不能同民国时期所相比,原因是他的画价已沦为现在二流书画家的画价。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陈少梅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陈少梅戊寅1938年----------价格:RMB5,670,000----日期:2017-09-24
陈少梅戊寅1938年----------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6-06-25
陈少梅戊寅1938年----------价格:RMB4,320,000----日期:2016-08-01
陈少梅湖南老共员---------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6-10-20
陈少梅戊寅1938年----------价格:RMB4,610,000----日期:2017-10-13
近几年陈少梅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陈少梅湖南老共员---------价格:RMB4,760,000----日期:2016-03-15
陈少梅戊寅1938年----------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6-12-22
陈少梅松溪放棹图镜心----------价格:RMB1,770,000----日期:2017-03-16
陈少梅松溪放棹镜心设----------价格:RMB5,530,000----日期:2016-01-27
陈少梅乙酉1945年----------价格:RMB2,220,000----日期:2016-11-23
出任邮传部船政司主事等职,又先后担任上海女师、京华美专的校长,清华学堂、民国大学、朝阳大学等高校教授,还被上海大学造型美术研究会聘为导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还是一位造诣精深的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他编撰的《弗堂类稿》和后人为其编辑成册的《书适》、《黔语》、《小学问答》等著作中的很多论点都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姚华对中国戏曲也有很深的研究,像京剧大师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都和他亦师亦友,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在他所著的《中国文学史》中将姚华视为民初曲学家和散曲作家,可与当时的大儒王国维并称,评价甚高。
晚清至民初的仕女画,或纤弱病态、气格低靡,或流于粗俗、略无可观。而陈少梅的仕女画,展卷一看,清雅超凡,观者如沐竹下清风,秀逸之气浸人肌骨。此幅精作墨韵洁净,绘制精雅,意境超逸,为其盛期精品力作。
像陆俨少、陈少梅等画家都已超过了他。至于另外“二吴”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近两年,随着中国字画的大幅飚升,吴子深、吴待秋的书画才逐渐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作品价格有所回升,可惜上升乏力,将他们划为冷门人物行列实不为过。在民国书画家中,也只有吴昌硕的作品受各路买家青睐和追捧,近几年的涨幅为可观。2004年他的《花卉》12屏在中国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卖会上,估价200~300万元,上拍时受到海内外各路买家的热烈追捧,后出人意料地以1650万元的天价被浙江一位买家买走,此画价不仅创下吴昌硕作品的市场天价,而且为吴昌硕的其他作品价格上升打开了巨大的空间。
民国画家大多修养很高,擅长诗书画,不少还在其他领域颇有建树。比如姚华(1876-1930年)是近现代著名的书画家,名华,字重光,号茫父,别署弗堂。贵州贵阳人。姚华是晚清光绪三十年进士,曾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庚子之乱后,赴日本法政大学学习,毕业归国,久居上海莲花寺,别署莲花庵主。
对不少民国时期的书画家,笔者向来是十分敬佩的,有的在当时就是中国画坛上的明星,今天,仍然成为各路藏家踊跃竞投的对象。如南方的吴昌硕、陆恢、黄山寿、吴石仙、张善捎、郑午昌、冯超然、弘一法师、康有为、吴待秋、吴子深;北方的金城、萧谦中、萧俊贤、颜伯龙、陈少梅、林纾、姚华等。这些画家的作品在民国时期都有可观的市场行情,尽管那时没有艺术品拍卖,但民间的流通和交易都是相当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