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衙斋听竹》图,画面上的那四株竹子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耐人寻味之处。可是一读那题画诗,感觉就不同了。我们仿佛真能听到那四株修竹在风中发出的萧萧作响之声,一枝一叶都蕴含着、传达着作者的爱民、忧民的心绪。而诗中的一个“听”字,更活生生地凸显着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忧心如焚、夜不成寐的心境。
此画在一般画册里都以“墨竹图”这个统称命名,而福建美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郑板桥书画集》则自出机杼,名之曰《衙斋听竹》。这颇有画龙点睛、引人入胜之妙。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郑板桥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郑板桥秋风傲立图立轴----------价格:RMB4,930,000----日期:2017-07-10
郑板桥柱石图立轴水------------价格:RMB2,560,000----日期:2016-01-10
郑板桥秋风傲立图立轴----------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09-06
郑板桥竹石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4,150,000----日期:2016-11-19
近几年郑板桥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郑板桥1756年作客舍新晴----价格:RMB4,910,000----日期:2017-03-12
郑板桥行书满江红立轴水墨纸----价格:RMB5,540,000----日期:2016-12-19
郑板桥竹石幽兰图立轴水墨纸----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6-12-23
郑板桥竹石幽兰图立轴水墨纸----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7-07-03
郑板桥字画作品特点
一直以来,在书画收藏市场的光环下,扇面一直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同时“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条屏、五楹联、六扇面”的收藏准则,也使得很多收藏爱好者忽略了扇面的价值。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各大拍卖公司开始试水文人收藏领域,而扇面作为装饰性、趣味性较高的藏品逐渐受到藏家关注。目前扇面拍卖专场逐渐增多,同时拍场上名家精品也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未来扇面的价格仍具上升空间。
《衙斋听竹》图大约创作于清乾隆十一或十二年(1746-1747年)。此间,山东大涝、大疫,潍县尤烈,饿殍遍野,“人相食”。郑板桥由范县转知潍县,到任后即“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者)责其平粜,活者无算。”(见《清史·郑燮传》)有人反对他这样干,理由是应先上报朝廷,等待批示,然后照章行事。他断然拒绝了这种明哲保身之见,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见《重修兴化县志·人物》)这样一个人,身在衙斋中,于夜深人静时,听室外竹枝竹叶在风中萧萧作响,“疑是民间疾苦声”,实在是非常自然、非常真实的心理反应,很动人。
郑板桥还有很多以兰花为主题的画,也表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借题画诗发挥,寓意对各种各样事物的看法。如:有的借兰花特征,透溢出做人胜不骄、败不馁,持平常心态的胸臆,题画诗云:“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由兰花让人产生联想,做人要像兰花一样幽静、持久、清香,不浮不躁,不争艳。咫尺画幅,拓展无限之大,意境深邃。
精品扇面仍为绩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