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镯原型
玉璧
璧是一种扁体、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扁圆形的实体部分;“好”指中央的孔。
有的学者认为手镯是从新石器末期良渚文化的主要玉器形制琮演变而来的,因此手镯又称为玉琮。琮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宽短型、高长型、细小型、方柱素面型。宽短型的形成与圆徽型镯有关,高长型由宽短型经层累地加高而来,细小型俗名“方勒”,也称为“勒子”,之后逐渐演变成了辟邪用的玉勒子。
玉手镯多琢成圆环状独立个体,一般成对佩戴,以圆柱体形式较为多见,这类玉手镯也习惯称“玉环”。隋唐至宋朝,妇女用玉镯装饰手臂已很普遍,又被称之为玉臂钏。由此看来,佩戴玉臂钏不仅仅限于宫廷贵族,平民百姓对此也十分热衷。在佛教题材的壁画和绘画作品中,仕女、飞天、菩萨等形象经常出现佩戴玉手镯的现象,反映了唐朝妇女佩戴玉手镯的流行风尚。
唐宋时期的玉手镯以圆柱体、扁圆体素面为普遍。唐宋以后,玉手镯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了高度发展,造型有圆环形、串珠形、绞丝形、辫子形、竹子形等。明清时期较注重在手镯上雕琢纹饰,以龙纹最为多见,通常琢成合身双首二龙戏珠状,其次有绳纹、绞丝纹等。
时至今日,在我国南方一带,仍有将手镯称为手环的说法,可以确切的说,国人所佩戴的手镯从形制上讲源于玉璧。新石器时代的礼器——璧开始逐渐演变,从“肉好若一”的环,最后再到“好倍肉”的瑗;从祭祀的礼器到佩戴的首饰,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几千年之久。
玉琮
明清玉手镯材料很多,翡翠开始大量使用,玛瑙、碧玺、琥珀也有使用。无论大官显贵,还是市民商贾都有佩戴玉手镯的习惯,而且人们往往把玉手镯的作用与爱情联系起来,赋予一种美好、浪漫的情怀,在婚礼中流行以玉手镯作定情物或聘礼等。明清玉手镯在材质、做工上,也有高低、优劣之分,以上等白色和田玉与绿色的翡翠为佳,也有青玉、碧玉、玛瑙材质的手串、手镯。
0644 冰种翡翠圆条手镯 600.00-800.00万 667.00万 2017-06-07 皇室贵族
2056 缅甸天然翡翠手镯 650.00-850.00万 590.00万 2016-10-03 皇室贵族
2567 翡翠手镯 500.00-600.00万 575.00万 2015-12-04 新加坡金沙国际
2006 天然翡翠手镯 380.00-760.00万 550.00万 2017-01-12 澳门中信
2277 年份约2000 卡地亚超 190.00-280.00万 512.00万 2015-10-06 新加坡金沙国际
0445 满色翡翠冰种手镯 212.00-424.00万 504.00万 2016-07-16 皇室贵族
0138 冰种苹果绿翡翠手镯 220.00-440.00万 472.86万 2016-12-15 台湾中信
征集方式:
一、凡欲送拍品者,请将藏品清晰图片发送致以下邮箱,并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我将在会在三日内给您回复。
二、藏品通过实物鉴定后,达到上拍条件的藏品方可签定委托拍卖合同,并支付由此产生的相关上拍费用,同时我们承诺可免收藏家保险费和保管费;如若拍卖未成交也不收流拍费、保管费和其它额外费用。
征集范围: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最好。
联系人 : 曹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