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28 09:51
深圳市宝德拍卖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战略合作伙伴:
澳门中信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香港皇室贵族拍卖有限公司
新加坡金沙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抹红 抹红亦属低温红釉,为珊瑚红的一种。它不是采用吹釉法上釉,而是刷抹釉,故称“抹红”。抹红釉层不均匀,并有刷痕,并色泽显得清丽温润。抹红出现于明代,而以清康熙时的成就最为突出。
康熙朝所烧的铜红釉,除郎窑红、豇豆红外,尚有祭红釉,为仿明代永宣时代的红釉器。祭红釉有别于郎窑红的浓艳透亮,也与豇豆红的淡雅柔润不同,其釉色深沉失透,釉质均匀。
豇豆红是康熙时期的又一名贵品种,代表康熙红釉的*高水平,此品种釉面匀净,不流不裂,色调淡雅,酷似豇豆的红色,又带有绿色苔点,釉质莹润无比,烧成条件极难掌握,铜在高温下需呈现两种状态,红和绿都出现在同一器物上,工序繁琐,属铜红釉中*难烧制的品种,故传世实物不多,以文房小件为主,全为官窑烧造,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豇豆红釉器有多种名称,如“娃娃面”“桃花片”“美人醉”“美人霁”等。
珊瑚红釉始于康熙,属低温铁红釉类,釉色均匀,红中闪黄。胭脂红釉为康熙年间由西方传入我国,雍正、乾隆时尤为盛行,均属官窑制品,又称洋红,属于低温粉红釉。胭脂红釉以黄金为着色剂,根据颜色浓淡分为胭脂红、胭脂水、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