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7 13:35
单色釉瓷器的由来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 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有关。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 “大家闺秀”。
雅致单色釉种类繁多
单色釉的种类很多,包括青釉、黑釉、绿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等,其他色釉都是在以上色釉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 釉为主,但当时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现在宋元和明清时期。
宋代龙泉窑青瓷以“千峰翠色”独领风骚,五大名窑(钧、汝、哥、官、定)俱为单色釉,成为单色釉瓷器的发展高峰。进入明清两代之后,青花、彩瓷和单色釉三分天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烧制技术登峰造极,因此单色釉瓷也有大量创新。康熙年间,江西景 德镇就烧制出郎窑红、豇豆红、天蓝釉、豆青釉、苹果绿等单色釉瓷器。其中的郎窑红为当时的督陶官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烧制,并是在模仿明宣德“祭红”的 基础上所创,被视为单色釉瓷器中的顶级品。雍正年间,江西景德镇单色釉瓷器烧制形成一个高峰,品种有天蓝釉、豆青釉、胭脂红、宝石红、天青釉等。根据雍正 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景德镇窑场共有57种花式釉,其中40多种为单色釉。
单色釉瓷器,苏富比,佳士得专场
2000年,随着明清官窑瓷器整体市场上扬,单色釉瓷器也逐渐受到重视。这一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的瓷杂专场首次在中国市场推出前牛津大学教授霍 氏珍藏的70件重要明清单色釉瓷器,总成交2562.74万港元,对其后单色釉瓷器的收藏和拍卖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玉剪 霓裳——张宗宪御制瓷珍藏”专场中,清乾隆炉钧孔雀毛釉如意耳扁瓶以1972万港元成交,再次带动单色釉瓷器市场价格上扬。2007年,北京保利、北京翰 海都有单色釉专场推出,单色釉瓷器也成为瓷器拍场大项。
2015年,香港苏富比的一件“清雍正粉青釉浮雕缠枝莲如意耳扁壶”以2048万港元成交,北京保利春拍中,一件“清雍正仿官釉贯耳弦纹大方壶”以1150万元成交。
由于明清单色釉器主要集中于官窑,且用途多为礼器、祭器,生产数量较小,传世量相对其他瓷器来说 就显得更少,这是单色釉器价格走高的前提。而近年来宋元瓷器在二级市场的高价成交,也助推了单色釉瓷器的价格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