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04 10:27
2006年,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拍出1.21亿元
目前,国内不少收藏者在佛像收藏上常常陷入误区,他们把明清藏传鎏金佛像作为首选目标,而对我国早期汉传佛像的收藏价值则认识不足,以至于拍卖市场上常常出现明清佛像大热,而早期汉传佛像却乏人问津。其实早期汉传佛像里也不乏精品,比如南北朝、隋唐、辽代等,中国佛教造像的高峰期铸造的佛像,以及南诏、大理等地所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佛像。这类早期汉传佛像因问世较早和存世量少而具备了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相对而言,西方很多的佛像收藏家则更看重佛像本身所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藏品外观是否漂亮则在其次。从近年来美国纽约拍卖市场的成交情况来看,拍卖价最高的中国佛像还是早期汉传佛像。
鉴别金铜佛造像的真伪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看材质。金铜佛像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但不同时期的用铜是不一样的,元代以前的铜佛一般都用青铜,也有一些红铜制品,元代以后则出现了较多铜锌合金的黄铜及纯铜制作的所谓红铜佛像,而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称为金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其次是看标识、坐骑、手印和坐姿。佛像制造十分严谨,造像的标识、坐骑、手印和坐姿都是很规范的,只要多加学习,了解各个时期金铜佛像的不同特征,并细心察看和对照,就可准确地为某件藏品定名,这样不但能分清藏品是佛还是菩萨,而且还能弄清是哪尊佛像和哪尊菩萨;再次是看面相、体型和服饰。佛像的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纹特征等,不同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是有许多变化的,比如隋唐两个相连的朝代,虽说佛像的整体风格是相近的,但面相还是略有区别的,隋代的佛和菩萨为半圆脸型,唐初起就变得稍瘦一些;第四是看款式。款式是指佛像本身所固有的文字资料,比如铭文和题记等,对收藏者在鉴别佛像真伪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最后,还可用嗅觉法进行鉴别。古代的金铜佛像或其他木质、陶瓷等材质的佛像,在长时期受人们供奉时被烟火所熏染过,或是长时期埋藏于地下。只要对其仔细进行嗅别,一般都可以嗅到烟火、发霉或发朽的味道,而现代仿制品则完全没有这种味道,即便是有些伪品用烟熏或埋于地下等做旧方式处理,也难免露出破绽,或烟火味过浓,或泥土芳香太浓,为行家所识破。
杭州大汉国际艺术品有限公司在同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鉴定出手产品获得了业界一致好评,诚信经营,质量服务并重,欢迎来电咨询!
我们的事业:挖掘海内外客户资源、发掘有价值的藏品、多元化推广模式、为收藏爱好者搭建一个国际化的文化艺术品交流平台。
我们的优势:专业优势: 本公司是专业从事艺术品交流及传播文化的企业,公司汇集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特聘请各大博物馆老师作为公司的常驻鉴定专家,可以为收藏爱好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地理优势: 公司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城市,更为重要的是G20峰会的举行更是将全球的目光吸引。
拍卖地点:国内,香港,澳门,新加坡,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