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上海范县、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郑板桥还有很多以兰花为主题的画,也表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借题画诗发挥,寓意对各种各样事物的看法。如:有的借兰花特征,透溢出做人胜不骄、败不馁,持平常心态的胸臆,题画诗云:“兰花与竹本相关,总在青山绿水间,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由兰花让人产生联想,做人要像兰花一样幽静、持久、清香,不浮不躁,不争艳。咫尺画幅,拓展无限之大,意境深邃。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郑燮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郑燮青竹秀石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5,960,000----日期:2016-01-15
清·郑燮撰板桥词钞------------价格:RMB3,120,000----日期:2016-12-28
郑燮三友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4,340,000----日期:2016-06-11
郑燮竹石幽兰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4,130,000----日期:2017-06-08
清·郑燮撰板桥词钞------------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6-01-19
近几年郑燮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郑燮1756年作竹石图立轴----价格:RMB2,740,000----日期:2017-10-11
清·郑燮撰板桥词钞------------价格:RMB1,720,000----日期:2017-05-16
郑燮三友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4,230,000----日期:2017-07-02
郑燮寿竹兰芳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5,380,000----日期:2016-05-26
郑燮青竹秀石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5,830,000----日期:2017-02-16
画中诗,诗中画,既是状物,又是言志,那一分不受世俗约束的自我,纵然能释疑人生的困惑,但在清朝大兴文字狱,对文人威逼的现实中,郑燮却无法改变纠结的命运,那些流于笔端的诗句只能安放于画面的一隅,停留在交织爱恨的心头。
郑板桥精于绘画,尤其擅长画竹。画出了得意的画幅,他又喜欢题上一首诗,或是写上几句话,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说出来,也往往记述有关的事情,或者引发一些议论来。他的题画诗极富特色。与画相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语言清新、质朴,用句生动、传神;诗中常见哲理警句,如珠似玉,莹莹生辉。或写兰、竹,或写菊、石,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渗透着画家浓厚的情感意识,读之令人回味悠长。
竹子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很早。唐、五代纯以浓墨画竹,至北宋文同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苏轼及后朝的赵孟頫、王绂等皆以此为宗,以写实为主:竹竿较粗,竹叶较细,结构比例准确。至清代郑燮为之一变,独创“板桥竹”,造型削繁就简。竹竿细挺有韧性,而叶肥如柳、桃叶,具不似之似妙,而且竹子虚心自强、劲直向上的品性,被赋予坚贞高洁的寓意。
郑板桥画竹独特,画石亦如此。自然界再无情的石头在他笔下也活了,如《柱石图》中的石头,这也是前人画中常用题材,但很少把它作为主体形象来表现的。而郑板桥在画幅别具一格地画了一块孤立的峰石,却有直冲云霄的气概,四周皆空没有背景。画上四句七言诗:“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诗点破了画题,一下子将石头与人品结合到一块儿,可谓“画不足而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声之。诗画互相为用,开后人无数法门。”板桥借挺然坚劲的石头,赞美陶渊明。板桥赞美他刚直不阿、品格高尚的人格,同时似乎也有吐露他自己同样遭遇及气度的意思。画中的石头代表了人物形象,蕴藏着刚直不阿、气宇轩昂的品质,使人感到,此处画石头比画人更有意味,更能揭示深刻含义。
这些作品均出自明清以来的大家之手,作者中,既有画家和书法家,也有政治家、国学家。其中,画作原迹,包括郑板桥的竹画、兰画,张大千、沈铨、查士标的山水画,张善孖、任伯年、陈洪绶的人物仕女画,钱学樵、边寿民的花鸟芦雁画,风格各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