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他的巨幅《松菊如此渊明犹在》(尺寸198.5x75厘米)被中贸圣佳拍至14.3万元;《秋山登高》成扇被天津文物拍至3.52万元;《渔父图》被嘉德拍至3.08万元。从目前市场行情看,大幅精品在10万元以上,一般作品在1万元至4万元之间。现陈半丁的作品价格不要说与齐白石相比,就是与齐白石的弟子李苦禅相比,可谓低得离语。
但这时张大千却不慌不忙地讲出,此画册页画的是什么,第二页画的是什么,题的什么款,用的什么印章,如数家珍、一一道来。陈半丁与众画家一边听张大千讲,一边翻看画册,进行核对,发现张大千竟说得丝毫不差。陈半丁与众画家十分惊奇、陈在翻看时连眼镜都滑落到地上了。画家黄君壁惊异地问张大千:“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张大千的回答更使大家大吃一惊。他得意地说:“这画册是我画的,咋个不晓得?”原来,这画册是张大千以前临摹石涛画风的习作之一,早已流传失落多年、不知怎么竟辗转到陈半丁手里。张大千临摹之精、画艺水平之高,竟瞒过了一代国画大师与老前辈陈半丁之眼。张大千从此在画界名声大振。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陈半丁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齐白石陈半丁1945年作搔----价格:RMB3,990,000----日期:2017-06-27
陈半丁辛酉1921年作--------价格:RMB4,460,000----日期:2016-05-04
齐白石陈半丁1945年作搔----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7-02-22
傅抱石凌波仙子镜心带框设色----价格:RMB2,570,000----日期:2016-06-08
陈半丁人物纸本----------------价格:RMB4,910,000----日期:2017-10-09
近几年陈半丁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齐白石、陈半丁合作草虫--------价格:RMB2,240,000----日期:2016-01-07
胡适陈半丁齐白石等书画合璧----价格:RMB2,270,000----日期:2017-04-28
陈半丁山水--------------------价格:RMB2,860,000----日期:2017-08-23
陈半丁人物纸本----------------价格:RMB5,990,000----日期:2016-06-28
陈半丁荷塘烟波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7-08-25
当时因半丁先生初入京城画圈,各种关系尚未展开,前来购画者寥寥无几,颇不如意。为此远在上海的吴昌硕也为爱徒在京之处境十分忧虑。1910年,六十七岁的昌硕先生特地赶往上海,为半丁介绍各种关系和画店,并在琉璃厂纸店亲自为其书写了润格,称其“性嗜古,能作画,写花卉、人物直追宋元,近写罗汉变幻百出,在佛法上可称无上妙谛,求者履盈户外……”在京数月中,还为半丁治了不少印,其中有相当部分为缶篆陈刻合作,以示对之器重。由于吴昌硕在画坛的影响和推荐“把场”,陈半丁的艺术为京城人氏所接纳,从此其售画局面逐步打开。缶翁的京城之行,为半丁日后在京成为艺坛奇葩奠定了良好的基业。
陈半丁[1]1876年(清光绪二年)5月14日出生。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坎坷。为谋生,十四岁就在兰溪一店当学徒。十五岁在转至学徒中开始接触笔墨,自此一发不可收,自言当时“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十九岁时随表叔吴石潜(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来上海于严小舫之小长庐馆拓印为业。
如《天香泛尊》在1993年首届香港古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上以3.3万港元拍出;1994年《果实累累》在嘉德拍卖会上以5.08万元成交;1995年他的《东方红》在翰海拍卖会上拍至9万元。以后他的作品有较大回落,但精品仍有上佳表现,如他的力作《葫芦图)在1997年荣宝拍卖会上拍至5.94万元,同年,《都邑华夏》在翰海拍卖会上以5.5万元成交,近几年,陈半丁的作品价格有一定的攀升,2003年《三友行吟图》在嘉德拍卖会上以11万元拍出;《花卉4屏条》被香港古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至39.6万元,此价创下陈半丁作品市场高价。
年轻的张大千受到如此冷落、也是老大不高兴。但为了鉴赏石涛的稀世珍品,他不得不忍心吞声地挨了三个多小时。到了6点多,贵客齐集后,陈半丁先在宴席上讲了一通开场白、自称幸获名迹、不敢私秘自珍,愿为友好共赏。张大千被挤在这批名流的外圈,等陈半丁捧出宝贝画册、刚刚展示,张大千就不由自主地大声叫起来:“是这个册子啊!不用看了,我晓得!”陈半丁被这个年轻人的狂妄急躁弄得很生气,于是他学着张大千的四川口音说:“你晓得,你晓得啥子嘛?”陈半丁想,我画册还未全打开,你怎么晓得?
此幅先祖神像,昌硕先生十分满意,每逢除夕及祭日,总展于中堂供奉,亲率全家祭拜,以不忘祖德,并世代相传,直至今日。半丁先生在缶寓完成神像后不久,应上海宁波会馆董事严子均之邀赴沪作画。后又应金城之邀赴京。在京经金城推荐入肃王府作吴柳堂侍御画像。画像完成后迁出肃王府开始了其在京的鬻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