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改琦字画收购征集市场

时间:2017-12-06 13:13

  改琦善画人物、花竹,尤以仕女画为著名,数量较多。曾画《红楼梦图咏》五十幅,镌版行世,笔下仕女形象柔弱削瘦,运笔轻柔,设色清雅,作品讲究含蓄内蕴,在刻画人物心里状态和经营景物气氛方面颇具匠心,创造了清后期仕女画的典型风格。其花鸟、山水、兰竹等,吸取前人之长,有一定造诣。代表作有《张夫人晓窗点黛图》、《元机诗意图》等。改琦之子改小芗、孙改再芗均能画,画风与改琦相似。

  改琦《把酒问月图》(见图),设色纸本,纵28.5厘米、横40厘米。款曰:“把酒问月图,道光乙酉秋七月之望,为船山前辈先生写照,泖东改琦。”钤朱文印“改琦”。汤贻汾题诗堂,钱杜、吴鼒题跋。时年为1825年。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改琦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改琦兰石芳坚册册页绢本--------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6-10-12

  改琦嘉庆庚午1810年--------价格:RMB3,620,000----日期:2016-09-27

  改琦仕女图立轴----------------价格:RMB5,480,000----日期:2016-08-20

  改琦福慧长生册页十二开--------价格:RMB3,790,000----日期:2016-12-03

  改琦兰石芳坚册册页绢本--------价格:RMB3,870,000----日期:2017-09-17

  近几年改琦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改琦暗香浮动月昏黄立轴设色----价格:RMB4,250,000----日期:2017-10-16

  改琦白描图单片纸本--------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7-02-28

  改琦绿杨溪岸钓艇还立轴纸本----价格:RMB5,910,000----日期:2017-09-23

  改琦兰石芳坚册册页绢本--------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7-10-15

  改琦仕女图镜心纸本------------价格:RMB2,690,000----日期:2016-07-23

  此幅《对镜簪花图》,纵78厘米,横29厘米,设色纸本。画面上中年妇女显然是个有身份、有地位并赋有天资的女性,从她的衣着、举止,看得出气质十分雍容华贵,她左手持镜,右手兰花指,指尖如笋,将玉花插入发鬓。不知她是刚从暖香惹梦鸳鸯锦被中起床梳妆打扮呢,还是独处闺房感叹岁月的流逝?是对镜自赏还是顾影自怜?看她对镜插花专注的神态,不由令人蓦然忆起诗人温庭筠《花间集》中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吟诵之余感叹有相通之处。改琦在画中传神地描画出具有天资女性的倩影,造型开相是他擅长之技法: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美人肩。其落墨洁净,敷色淡雅,运笔匀细,背景几乎一片空白,只用镜子衬托出美人的俏丽和她复杂的内心世界,留给人无限遐想的余地。

  改琦的画空灵蕴藉,画中妇人占画面二分之一,右上角题画诗丰富了整幅画面:“古简秦樊画,端资老伏生。女侍遥可接,异学莫争鸣。”据说:秦樊是秦汉两位画工之姓,秦工人能用脚指画画,樊育善着色。落款“七芗改琦制”,题“制”,一般来说是画得比较用心和细致的。正因此,画中题跋也可谓多,四位贤士或是同代人,或是后人,也可能是收藏鉴赏家了。这些题识为整幅画增加了情趣。今年上海艺术博览会特设了由煌杰画廊、怡琴画廊、路画廊联台共展的“海派书画联展”专题板块,这幅画将在其中展出。

  遥望皎皎明月,吟咏酬唱、酌酒清歌。玩月、赏月乃古代文人雅士特有情怀。近日,笔者偶见晚清画家改琦为张问陶所作的《把酒问月图》,神清骨秀、古雅秀逸,并有多位书画名家有关咏月之题跋,益增赏月之雅兴。

  改琦对于艺术的态度非常认真和严肃,他不同于画匠之处在于:尽管他以绘画作为养家糊口的主要收入,但没有把绘画仅仅看成是糊口的手段。他有文学修养,多才艺,既能吟咏倚声,又擅为文;喜欢古玩,精于鉴赏,大有“瓶一花而自韵,案片石而皆奇”那种文人心理。吟咏结集有《玉壶山房词》。对于绘画,改琦更是悉心为之,能够深入古贤,取法宋李公麟、元赵子昂和明唐伯虎、陈老莲、仇十洲诸家,以人物、肖像、仕女、佛像称妙一时,兼能山水、花卉,也工诗书。从改琦人物作品看,他的人物肖像画受仇英、唐寅的影响大,人物造型开相多数为小眉小眼,樱桃口,削肩膀,颇有弱不禁风之态。

  步入90年代后,由于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的兴起,古字画开始在中国内地拍卖场上亮相。可是与中国近现代字画相比,备受市场冷落,并始终没有理想的价位出现,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古字画反映的是古代人的审美观,而古代审美与今天的审美相去甚远,对现代人来说,绝大多数人是无法接受的,只能为极少数文化层次较高,艺术鉴赏水平较高的人所接受;另一方面是古字画真伪难辨,高深莫测,令广大投资者和收藏者伤透脑筋,许多投资者就是因为把握不准真假而不敢在拍卖场上竞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