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甫帖》仅两行,九个字: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是苏轼写给朋友郭功甫(北宋诗人)的告别手札。苏东坡写这件作品时,正值1071-1072年在上海任官,而他与郭功甫也是在上海告别的。中秋节深夜,在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拍卖上,经过70轮激烈竞价,苏东坡的书法作品《功甫帖》以822.9万美金(约人民币5000万元)成交。
《功甫帖》传世900多年,在诸多鉴藏家的著作,如徐邦达的《古书画过眼要录》中都有记载。清代书法家翁方纲的《复初斋文集》形容它为“神采奕奕,照映古今,信苏书神品也。”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苏轼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何绍基约1850年作行--------价格:RMB5,960,000----日期:2016-06-16
范曾苏轼吟啸图书法双挖立轴----价格:RMB4,190,000----日期:2017-10-16
苏轼游虎跑泉诗帖镜心----------价格:RMB5,120,000----日期:2016-10-12
康熙帝1654~1722------价格:RMB3,760,000----日期:2016-08-02
邹一桂1686~1772------价格:RMB1,190,000----日期:2017-05-21
近几年苏轼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陈子和苏轼醉归立轴设----------价格:RMB4,130,000----日期:2016-11-25
郑燮行书论苏轼书立轴纸本------价格:RMB3,510,000----日期:2017-05-07
苏轼游虎跑泉诗帖镜心----------价格:RMB2,480,000----日期:2016-10-15
何绍基约1850年作行书苏----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7-10-25
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卷水墨纸----价格:RMB3,780,000----日期:2017-02-06
目前大约50幅苏轼书画作品,都在私人藏家手里。已知流传在民间的,仅有这件《功甫帖》。拍卖当时参加激烈角逐的共有6人,后胜出的是上海收藏家刘益谦——“我是通过电话竞投的。差不多在400多万美金开始介入,720万美金落的槌。”而对上海人而言,这9个字可能更有意思。据翁方纲等人考证,《功甫帖》正是苏东坡次在上海当官时写的。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苏东坡之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亦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不求形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苏东坡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他画得一手好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便是“胸有成竹”这句成语的来源。
《黄州寒食诗帖》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