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品中,徐渭经常题诗题句,借题发挥,抒写对世事的愤懑,所表现的思想政治倾向多比较激烈。如他题《螃蟹图》云:“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这正是对权贵的憎恨与轻蔑。徐渭亦工书法,行书效仿米氏,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这足以说明徐渭绘画对后人影响之深。
那么,中国传统字画何以有如此魅力?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魅力之一,传统字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记得有一则轶事,画家张书旗曾经在美国做中国画的技法表演,在旁观看的一位美国青年问他:“先生,我很想学你这种画,请你告诉我,要多少时间才能学会。”张书旗看了看这位年轻人,缓缓地从嘴里吐出简短有力的三个字:“五千年!”这句话把这位青年惊得瞠目结舌,以为画家是在和他开玩笑。张书旗见他不理解,向他解释道:“中国画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你不是炎黄子孙,没有我们的素质和修养,你要学中国画难道不应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源头开始吗?”张书旗这段话寓意深刻,意味深长。今天,中国字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且流派纷呈,高手林立。流派中,如五代的黄筌和徐熙画派、宋代北方山水画派和南方山水画派、明代吴门画派、清代虞山画派、近现代的海上画派、京津画派、岭南画派等,都是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名家中,顾恺之、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顾闳中、周文矩、荆浩、范宽、张择端、董源、巨然、赵佶、赵孟、沈周、文明、唐寅、仇英、董其昌、陈洪绶、陈道复、徐渭、八大、石涛、髡残、王时敏、王原祁、赵之谦、任伯年等都是历代画家的代表人物。至于书法艺术,同样光彩照人。数千年来,它以别具一格的汉文字结构、形体与线条型笔划的运行、组合为艺术样式。创造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格调,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赢得了人们的注目、欣赏。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徐渭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花卉手卷----------------------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7-03-11
徐渭写意花卉手卷水墨纸本------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7-03-07
徐渭1591年作墨花手卷手----价格:RMB4,610,000----日期:2017-05-06
徐渭墨葡萄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1,210,000----日期:2016-08-28
近几年徐渭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徐渭行书七言诗立轴纸本--------价格:RMB5,110,000----日期:2017-01-16
葡萄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4,130,000----日期:2017-01-22
徐渭葡萄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7-05-04
徐渭草书李太白诗卷手卷水墨----价格:RMB4,210,000----日期:2017-01-20
行书七言诗立轴纸本------------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7-09-02
同样是1962年里的事,我跟着辛友三去扬州的古旧书店,古旧书店的经理叫陈履垣,他卖给了辛友三两幅徐渭画。徐渭的画多是杂画,一般画的是八段,每段画一样东西,前后没有关联。陈履垣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他把一个八段的长手卷裁成了四段,一卷两段,分别卖给不同的人,这样就能挣更多的钱。
徐渭书苑
徐渭生性极为聪慧。他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轰动了全城。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比之为刘晏、杨修。二十来岁时他与越中名士陈海樵、沈炼等人相交往,为“越中十子”之一。沈炼曾夸奖他说:“关起城门,只有这一个。”据说在一次酒宴上,主人有意为难徐渭,指着席上一件小东西请他作赋,暗中却命童仆捧上丈余长的纸卷。徐渭立身把笔,一气写尽,惊倒了满座的人。另外有一个关于徐渭的小故事,也能凸显他的聪明才智。在他年幼时,还在上私塾,老师看他聪明伶俐,便要考考他,让他拿着两个水桶去汲水,期间要度过独木桥,当时徐渭尚小,力气也不足,自是困难,但是塾师看见徐渭高兴地抬水回来,惊问方法,他高兴地说:把水桶放水里自然轻松多了!当时尚无浮力一说,徐渭的聪敏,让老师大加赞赏。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博大精深的传统字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加入了投资收藏的行列。从市场上年看,买家的圈子已形成,大致由四种人组成;一是以鉴赏为主的字画爱好者;二是以集藏为主的收藏者;三是以增值为主的字画投资者;四是以送礼为主的攻关者。
后来“文革”中,徐邦达也来济南看过辛友三买的那两段徐渭的画,说一点问题也没有。徐先生一言九鼎,这才排除了众议,确定了这幅徐渭的画的地位。后来国家文物鉴定小组来看,也说这就是徐渭的真迹。济南市文物店在一年中,收了5张徐渭的珍贵画作。
依然是1962年,经理辛友三带着我上上海文物店收购。结果碰到了陈新民,他正坐在店里生气呢—因为他买回来几张很好的画,结果同事说是假的,领导对字画不清楚,也跟着说他买的是假的,说得陈新民心里怪难受的。他坚持自己买的画没问题,就拿来给辛友三看。
陈履垣卖给辛友三的徐渭的画就是两段,其他两段卖给了上海文物店的张渔庄。
张渔庄的这两段徐渭的画是长手卷前面的,上海文物店的好多人不承认,说这幅画不对,弄得张渔庄也不高兴了。他就去天津艺术博物馆找老朋友韩慎先看。韩慎先是博物馆专搞收购的,他说这幅画就是徐渭的,没错。于是,张渔庄就把这两段徐渭的画卖给了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