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教授刘继潮认为,荆浩《笔法记》文本中的重要概念——“物象之原”,是荆浩的发现,对于古典绘画空间理论以及创作内在机理的现代重建有重要的价值。因此,荆浩提出的山水画理论,为建构中国式独特的绘画空间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本届荆浩国际学术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荆浩山水画及中国画艺术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荆浩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荆浩山水中堂设色纸本----------价格:RMB2,980,000----日期:2017-05-02
严载仿荆浩山水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2,290,000----日期:2017-07-26
荆浩山水立轴------------------价格:RMB4,880,000----日期:2016-10-10
荆浩款溪山行旅图--------------价格:RMB5,810,000----日期:2016-11-28
近几年荆浩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荆浩积雪晓色立轴--------------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7-01-28
荆浩山水局部手卷--------------价格:RMB3,170,000----日期:2016-09-15
荆浩梁豀春蔼立轴设色----------价格:RMB2,790,000----日期:2017-07-04
荆浩松荫听瀑图立轴设----------价格:RMB3,330,000----日期:2017-02-04
荆浩山水立轴------------------价格:RMB4,770,000----日期:2016-03-19
不久荆浩果然画成赠大愚,并写了一首答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显然对自己这幅水墨淋漓的作品相当满意,同时也反映出他退隐后的心境—“苦空情”。苦空为佛家语,认为世俗间一切皆苦皆空,这正是他厌恶乱世的情怀。
所著《笔法记》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现存作品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上海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
“有笔有墨,水晕墨章”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将唐代出现的“水晕墨章”画法进一步推向成熟。历代画史画论著作都爱引用荆浩这几句话:“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他本人在《笔法记》中说:“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这两段话确实概括了荆浩艺术的一大特色。
至于目前传为荆浩所作的五幅画--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的雪景山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江山瑞霭图、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渔乐图等,其真伪都存有争议。
荆浩兼擅人物还有其他例证。现存他的《匡庐图》中,就有几个细小而动态极佳的点景人物。《宣和画谱》中,也记载他曾画有人物繁多的《山阴宴兰亭图》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清代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了荆浩的《钟离访道图》:“山林墨笔,人物着色,兼工带写。”并记述画中钟离作举手问讯状,将士伫立状,对岸真人傍虎而行及童子回顾指示状等,描绘得十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