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生以“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为己任的王麓台看来:“倪迂秀洁,大痴豪。”龚贤也说云林妙在简,大痴妙在“松”。在我看,云林的画是笔下有霜的感觉,而黄公望则是笔下有光的感觉,那玉一样的《九峰雪霁图》其实是为了回归宋画的滋味,怪不得八大山人会说“一峰还写宋山河”呢,这里的一峰指的就是黄公望。
明朝末年,该画传到至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宽33厘米,长636.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较短的一段称《剩山图》,宽31.8厘米,长51.4厘米,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黄公望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黄公望秋岩叠嶂镜片连框水墨----价格:RMB3,240,000----日期:2017-02-06
黄公望传溪山胜景册页----------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7-08-18
沈周1487年作仿黄公望富----价格:RMB1,510,000----日期:2017-04-15
文徵明仿黄公望溪阁闲居图------价格:RMB4,710,000----日期:2016-11-15
近几年黄公望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王原祁仿黄公望陡壑密林图------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6-10-01
黄公望传溪山胜景册页----------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6-06-25
黄公望秋山图卷----------------价格:RMB4,380,000----日期:2017-01-04
董其昌丁卯1627年作--------价格:RMB2,770,000----日期:2016-03-09
黄公望秋岩叠嶂镜片连框水墨----价格:RMB4,660,000----日期:2017-05-06
《富春山居图》足以代表他一生绘画的高成就。图为长卷,山峰起伏,林峦蜿蜒,平岗连绵,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清润。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变化无穷。其山或浓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水纹用浓枯墨勾写,偶加淡墨复勾。树干或两笔写出,或没骨写出,树叶或横点,或竖点,或斜点,勾写松针,或干墨,或湿墨,或枯笔。
《庄子》内七篇后一篇为《应帝王》,此篇后一段讲一个关于浑沌的故事:南海之帝叫儵,北海之帝叫忽,之帝叫浑沌,儵与忽到浑沌那里,浑沌对他们很好,儵与忽就商量报答浑沌,二人都觉得人有七窍很好,就想为浑沌凿,日凿一孔,七日浑沌死。黄公望信奉的应该就是这种“浑”的哲学。
山和水全以干枯的线条写出,无大笔的墨,惟树叶有浓墨、湿墨,显得山淡树浓。远处的树有以浓墨点后再点以淡墨,皆随意而柔和。虽师出董巨,又超出董巨,把赵孟頫在《水村图》、《鹊华秋》、《双松平远图》中所创造的新法又推向一个高峰,自出一格。元画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
黄公望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
《古代书画》专场,集黄公望、王冕、董其昌、陈献章、王翚、郑板桥、改琦等大师名迹,堪为南粤古代书画拍卖以来重分量的一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