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所书五言古诗见于《倪文贞公诗集》卷上,题为《古盘吟》,题下有小序云:“吴桥范质公吏部园丁掘地得十磁,其九应锄俱碎,然本顽滥,非可宝者;一独精妙然得完。质公以为有神,吟古盘征和。”按范质公即范景文(一五八七~一六四四),字梦章,号质公、且园,直隶吴桥(今河北吴桥市)人,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进士,崇祯十七年二月以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李自成攻陷上海时投井自尽,为殉国诸臣中官位高者。据《倪元璐年谱》及自叙,倪元璐于天启五年(一六二五)奉诏赴济南册封德王,途径吴桥时,受到讬病居家的吏部郎中范景文的款待,“慷慨定交……留三日乃去,”是为二人定交之始。其间倪元璐作诗数首,俱见于诗集之中,《古盘吟》当即其一。从集中诗题下小序可知,是范景文家人掘地得一完好古磁盘,范氏先有诗吟咏,再请元璐唱和,遂有此作。此卷诗题写作“古盘吟为范质公吏部”,当是概括集中诗题及小序所述缘由的简略之举。墨迹所书有数字与诗集不同:十行“晦显缘”,集中作“显晦缘”;十四行“氷玉壶”,集中作“水玉壶”,当以墨迹为是,因卷中氷字左上一点写得过于靠下,陈焯著录中亦误氷为水;十五行“昌城蕋”、“勿使”,集中作“昌城蘂”、“弗使”,应是作者临时改易。卷中书诗部分虽未署年月,但后面的画石则写明是“戊寅至日偶作”,为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而“至日”通常指冬至日。此时,倪元璐闲居山阴家中,或留连庭除,或探问湖山,过着“意气闲远,悠然莫及”的自在生活。从卷中画石题款来看,应该是作者在闲居之余,画兴偶发,于是拈出旧作《古盘吟》写成此卷,又借书后余纸乘兴点染灵石一区,遂成书画合璧的佳构。作此卷时,倪元璐与范景文已分处浙江和上海,迢递阻隔,未见二人有音讯联系的记载。不管元璐书画此卷的初衷是否与范氏有关,然而其中包含了两位殉国忠臣的交往情谊,又有元璐挚友黄道周的妙笔增色,此卷的意义与价值已经非同一般了。又据史载,此年冬季,黄道周降调江西,赴任途中于上海西南的大涤山稍作停留,倪元璐曾专程从山阴至此与道周相聚。而此卷前面黄道周行书“燕起鸿归”四字引首,很可能就是此时在大涤山所书。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倪元璐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倪璐断山图立轴纸本墨笔--------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7-02-12
倪璐秋江放棹立轴绢本----------价格:RMB1,990,000----日期:2017-05-11
倪璐草书七言绝立轴水墨绢------价格:RMB3,780,000----日期:2016-09-06
倪璐行书轴--------------------价格:RMB4,290,000----日期:2016-07-14
近几年倪元璐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倪璐草书七言诗立轴绢本--------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01-25
草书七言诗立轴水墨绢本--------价格:RMB5,470,000----日期:2017-06-13
倪璐草书自书范质公吏部--------价格:RMB5,840,000----日期:2017-03-15
倪璐草书五言诗立轴绫本--------价格:RMB5,750,000----日期:2016-10-14
倪璐行书一件扇片金笺----------价格:RMB5,490,000----日期:2016-01-24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明代末叶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哲学、文学,还是艺术,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今季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拍场上将为藏家们呈献多幅能代表晚明书法变革潮流的书法家之精彩作品,包括王铎的水墨绫本《草书诗卷》(估价:15,000,000-20,000,000港元/1,935,500-2,581,000美元);著名学者倪元璐的水墨绢本《行草五言律》(估价:1,500,000-2,000,000港元/193,500-258,100美元)以及张瑞图的水墨绢本《草书心经》(估价:6,000,000-8,000,000港元/774,200-1,032,300美元)等,他们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帖学行草书的时代新貌。
石版印刷技术于清朝光绪年间传入我国,因其相对于传统的雕版印刷有很大的优势,短时间内大量风行,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出现的大小石印书局有百余家。石印与铅印曾一度取代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而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以后,石印的地位逐步被更为完善的铅印所取代。
倪元璐的行草书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人曾戏称“刺菱翻筋斗”,其棱峭生动之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书法风格的形成,除了他善于从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等古人的经典中得到滋养,更在于他的“新理异态”使其能自出新意。
刘老师仔细鉴定后认为,该画作从画法到构图均为倪元璐风格,题款书法为倪氏书风,印章准确无误,所以该画为倪元璐真迹。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
精擅书法之外,倪元璐也兼能绘画,尤喜作简笔山水及松竹文石。此卷后半段的画石先以轻松的细笔勾勒轮廓,略施以干笔皴擦,再通过浓淡不同的渲染分出阴阳向背,后用浓墨点苔精神,构图生动灵秀,虽只区区一石,却蕴含著起伏、轻重的变化效果,颇有以小见大之势。在倪元璐存世的画作中,水墨文石是多见的题材,往往配以凝练、隽永的识语,简远清新,意味深长。这类作品不仅代表了倪元璐的审美追求与习惯样式,同时更是作者清峻磊落,卓然不群的人格精神的写照,面对此卷中的灵石,亦当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