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林风眠学成归国,在蔡元培支持下任北平艺专校长,后迫于政治原因到上海创办国立艺专。这一时期,林风眠的艺术是入世的,描绘劳苦大众,直面社会人生,成为他绘画的主题。先后创作了《人道》(1927年)、《痛苦》(1929年)、《悲哀》(1934年)“三部曲”,同时在教学中,林风眠强调“中西并学,重视传统”,不要有门户之见,对学生们艺术道路的发展大有裨益。
20世纪40年代,林风眠开始探索自己绘画艺术风格的语言形式,在艺术实践上,他主张“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这时期他画的人物、仕女、风景、静物,都是以墨线为干,辅以淡彩,与传统的中国画并没有明显差别,可以说尚没有找到变法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林风眠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林风眠抚琴少女镜心纸本--------价格:RMB5,960,000----日期:2017-09-20
林风眠荷塘飞雁镜片设色纸本----价格:RMB5,290,000----日期:2017-04-24
林风眠荷花仕女布面油画--------价格:RMB5,170,000----日期:2017-06-07
林风眠池莲油画布--------------价格:RMB4,920,000----日期:2017-09-16
林风眠荷塘飞雁镜片设色纸本----价格:RMB3,620,000----日期:2017-06-22
近几年林风眠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林风眠暮去归舟图立轴纸本设----价格:RMB5,810,000----日期:2017-09-08
林风眠抚琴少女镜心纸本--------价格:RMB1,340,000----日期:2016-08-20
林风眠荷塘飞雁镜片设色纸本----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6-11-12
林风眠荷塘镜框纸本------------价格:RMB5,270,000----日期:2017-01-26
林风眠荷花仕女布面油画--------价格:RMB1,390,000----日期:2017-02-15
1977年,林风眠出国探亲,后在香港定居直至1991年逝世,开始了自己绘画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这14年他埋头创作,淡泊名利,衰年变法,画风豁然再变,较过去色彩更加浓艳热烈,笔触越加大胆霸悍,充满一种老辣、粗犷之气,如《荷》(1983年)、《》(1985年)、《》(1988年)、《戏曲人物》等。
林风眠的线条自成一家,他说:“画画的外文叫Painting,字根的含义就是刷。”因此他的画中常有大笔的刷色,他的粗笔明显来源于油画,粗壮而有力。他的细笔则受到中国古代宋瓷纹饰的启发。他善于从传统中滋取营养,加以创造性的应用。在上世纪20年代留学法国时,他便受到蒂戎美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指点告诫,开始关注本民族的艺术精华。
林风眠的“秋”系列风景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比较注重用色彩营造一种特殊的意境。就像我们在《山村秋色》中所看到的,画面中存在着多种色彩的对比关系,例如:首先,背景处浓重的群山与受光的鲜艳秋叶形成了一种截然的对比关系;同时,黑色的树干与金黄、中黄或柠檬黄的树叶,也构成了一种色彩对比关系。这样的处理使画面意境深远,使人很容易产生一种秋日黄昏,落日西沉的视觉感受。所以,虽然《山村秋色》画幅不大,画中内容也无非是背景一片黛色远山,映衬寥寥一行秋树,其间点缀几间村舍,仅此而已,但却显得寥廓深远,让人一时难以。
林风眠的线条自成一家,他说:“画画的外文叫Painting,字根的含义就是刷。”因此他的画中常有大笔的刷色,他的粗笔明显来源于油画,粗壮而有力。他的细笔则受到中国古代宋瓷纹饰的启发。他善于从传统中滋取营养,加以创造性的应用。在上世纪20年代留学法国时,他便受到蒂戎美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指点告诫,开始关注本民族的艺术精华。回国后,他对皮影、剪纸、漆器、脸谱等都悉心研究。他画的戏剧人物,吸取了皮影的造型特点,大刀阔斧的人物轮廓,简洁明了的几何造型,把人物的特征展露无遗,借鉴了传统艺术造型夸张的长处。他画古装仕女,在古典端庄的面孔后,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林风眠绘画,继承了传统中国画“尚意”的传统,意境深邃隽永诗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