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米芾字画的收购相关流程

时间:2017-11-30 17:16

  想必物主在浑不知觉中取走真品的,当不在少数,当时米老的得意不难想见。如今,确凿的米造伪作还很难确定,然而却有几件存世的大名迹,疑似跟米芾脱不了关系。今藏上海故宫的王献之《中秋帖》(附图)就被怀疑是他的临本,此帖历代知名,清代还是乾隆“三希”之一,直到近代学者比对刻帖,才发现是曾经米芾收藏的献之《十二月帖》节临本;上海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件唐代虞世南名下的《汝南公主墓志铭》,该作旧印累累,纸墨淳古,可字里行间也透出几分米家的笔意。这些千年的谜团,或许还要留待后人去分解。

  颜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艺术特色。

  此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足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据鉴藏印记,知此帖曾藏入南宋绍兴内府,明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诸家,后入清乾隆内府,并刻入《三希堂法帖》。

  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米芾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米芾云山寒林图立轴水墨绢本----价格:RMB4,390,000----日期:2017-06-01

  米芾研山铭手卷----------------价格:RMB1,820,000----日期:2016-12-28

  米芾书法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6-06-17

  缂丝米芾题长春图手卷设--------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6-08-19

  陈洪绶1589~1652------价格:RMB4,680,000----日期:2017-07-11

  近几年米芾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陈洪绶1589~1652------价格:RMB1,450,000----日期:2016-03-24

  米芾传云山图立轴--------------价格:RMB1,590,000----日期:2017-09-05

  米芾研山铭手卷----------------价格:RMB5,420,000----日期:2016-05-12

  米芾天马赋手卷设色纸本--------价格:RMB4,140,000----日期:2016-07-07

  米芾书崇国公墓志手卷----------价格:RMB2,570,000----日期:2017-04-18

  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米芾自著的《画史》记录了他收藏、品鉴古画以及自己对绘画的偏好、审美情趣、创作心得等。这应该是研究他的绘画的好依据。米芾的成功在于通过某种墨戏的态度和母题选择达到了他认可的文人趣味。米芾意识到改变传统的绘画程式和技术标准来达到新的趣味的目的。究其原因:米芾首先是一个收藏宏富的收藏家,鉴定家,对历代绘画的优劣得失了然于胸,更多考虑的是绘画本体的内容;

  这定型的书法面目,由于米芾过于不羁,一味好“势”,即使小楷如《向太后挽词》也跃跃欲试。这“势”固是优点,但同时又成了他的缺陷。“终随一偏之失”,褒贬分明如黄庭坚者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公道的。黄长睿评其书法,“但能行书,正草殊不工”,当时所谓“正”,并无确指,不一定是现在的“正楷”,倘指篆隶,倒也恰当。现存的米芾篆隶,的确不甚工,草书也写得平平。他后来对唐人的草书持否定态度,又囿于对晋草的见识,成绩平平自然在所难免。

  米芾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当中有他吏术平庸、不任实务的缘故,但大概更与他举止迂狂,并且耽玩书画、荒怠公事不无干系。然而官场的困顿,却丝毫无碍他名噪公卿文士之间。平素里他佯狂玩世,好穿唐朝衣冠,又有奇怪的洁癖,有生之年“米颠”的“雅号”已经播诸众口。多才放达为他赢得“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的声誉,因此游从日广,渐渐也结交了如苏轼、薛绍彭、刘泾、黄庭坚、赵大年、桐山苏氏等一大批重要藏家。这也是米芾得以遍观天下字画,成就一代赏鉴翘楚的契机。

  此卷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时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书的典型面貌。吴其贞《书画记》评此帖曰:“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教颜鲁公化公者。”道出了此书宗法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