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器鉴定依据 古玩文物鉴定咨询

名称:釉里红瓷器鉴定依据 古玩文物鉴定咨询

供应商:香港中信国际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1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创意园F馆403

手机:13530944541

联系人:李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89563263

更新时间:2016-05-19

发布者IP:36.42.254.38

详细说明

  釉里红是指以铜红釉料在胎上绘画纹饰,罩上透明釉在以上的高温下烧成后,在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它是铜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作用的结果。釉里红虽然最早出现在元代,但元代釉里红器,其色调一般比较暗淡,没有浓淡相间的色阶区别,绘画纹饰也比较简单,常常是先在胎上刻画纹饰后,在其上涂抹一片红釉,这种做法与严格意义上的釉里红器,还存在一些差距。传世的元代釉里红器非常少,最早仅见于景德镇元代至元四年墓出土的四件器物。

  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器较为盛行,以大盘、大碗及玉壶春瓶等器型多见。

  洪武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器物,是釉里红纯枝花卉大碗和大盘、这些器物不仅形体巨大,给人以端庄典雅的感觉,而且红色纯正艳丽,纹饰精美生动。此外,在南京明代故宫玉带河遗址中,曾出土一件釉里红云龙纹盘残片,其胎质洁白细腻,釉里红纹饰鲜亮明艳,所绘龙纹形态介于元代和明代永乐之间,非常有时代特色。

  洪武时期釉里红瓷器的兴盛,是在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推崇下发展起来的。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个农民出身的开国皇帝,他有着独特的身世和经历。当年朱元璋正是投身到头包红巾的红巾军中,才打出了朱明王朝。在朱元璋看来,红彤彤的红色,象征着光明和胜利。红色是他朱家王朝的吉祥色,因此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正式颁布“以红为贵”的旨意,并且要求宫中内外皆以红色作装饰。关于朱元璋为什么推崇红色?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一书中,曾对大明国号的“明”字做过透彻解释,其曰:“‘明’是光亮的意思,是火,分开是日和月。古礼有祀‘大明’、朝‘日’、夕‘月’的说法。千百年来,‘大明’和日、月都算是朝廷的正祀。”此外,“新朝是起于南方的,和以前各朝从北方起事平定南方恰好相反。拿阴阳五行之说来推论,南方为火,为阳,神是祝融,颜色赤,北方是水,属阴,神是玄冥,颜色黑。元朝建都北平,起自更北的蒙古大漠,那么以火制水,以阳消阴,以明克暗。”由此可知,朱元璋将国号定为大明朝,是希望以“火制水”,希望红彤彤的朱明王朝天下永固,这其中已暗含着对红色的崇拜。

  洪武时期虽然朱元璋颁布了“以红色为贵”的旨意,但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争,朱元璋虽然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在南京称帝,但元顺帝仍坐在元大都宫殿的宝座上,直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东北平定,朱元璋统一全国的伟业才告完成,此时明朝已建立了20年。又由于洪武时期朝廷并没有大规模兴建御窑厂,《大明会典》中“陶器条”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料物。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这段文献说明当时在没有兴建御窑厂的情况下,皇室如果需用大批瓷器,就调集全国各地工匠在南京置窑烧造,一般就在江西景德镇或浙江龙泉窑少量烧造,基本上是有命则烧,无命则止。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洪武时期的传世品中,不仅尚未发现一件真正洪武官窑纪年款的器物,而且红釉器也非常少,因此有人说“洪武无瓷器”。直至1980年,在江西玉山县发现一件刻有“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日造此”的青白釉罐,才使人们认识了洪武瓷器。于是以前被视为元代瓷器的器物,重新被确认为洪武瓷,在国内外学者中曾掀起一股“洪武热”,尽管如此,洪武瓷与历代传世品相比确实少得可怜。但是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品种中,虽然纯正一色的红釉器比较少见,但却发现了大量用铜红在釉下绘出花纹图案的器物,即陶瓷史上着名的釉里红器,在红釉瓷的大家族中,也算得是一枝独秀。

  釉里红瓷器虽然在洪武时期有了一个很大发展,但此时釉里红的呈色极不稳定,直至宣德时期,釉里红的烧制才达到真正成熟阶段。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釉里红极大发展时期,此时不仅铜红发色鲜艳、纯正,而且纹饰细腻,层次鲜明,并且涌现出许多新品种,如青花釉里红,釉里三色等。晚清时期釉里红的烧制,无精品问世。

  古玩鉴定,艺术交流,了解更多收藏鉴定知识,请关注公众号:wwjdzx

  如果您也对古玩收藏感兴趣,可以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