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德化窑的白釉瓷盛行于明清时期,因为釉色为乳白色,所以称其为“牙白”,德化窑瓷器器型繁多,但以佛像雕塑、杯、壶、炉几种器型最为著称。其造型生动,色泽光润,晶莹洁白。德化窑瓷器产自我国福建省德化县,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时期。德化窑的瓷器在国际上也得到高度评价,博物馆和私人纷纷收藏,而且在艺术品市场上往往有不俗的表现。
白瓷在中国瓷器史上经历了一个悠久的过程。唐代有“类银似雪”的邢州窑白瓷,宋代有“官员品味”的定州窑白瓷,元代有“脉白体菊”的彭窑白瓷,明清以后有独白天下的德化窑白瓷和瓷都景德镇的永乐、宣德之“甜白”瓷。毫无疑问,作为单色釉的德化白瓷及其素雅圣洁之光成为中国单色釉瓷器中的佼佼者。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陶瓷工艺争相模仿从德化窑瓷器的“白”可以看出“色有其用”的妙处。德化白瓷的“白”可以分为多种:有白中微黄的“猪油白”,是德化白瓷中的珍品,其釉质莹厚细腻,润如油脂,胎白质坚,胎釉结合紧密,浑为一体;有白中微红的“孩儿红”,德化孩儿红是一种窑变瓷,为明代德化窑白瓷中的极品,是器物在高温烧成时由于窑内位置或温度不同,偶然创造的一种特殊气氛下产生的窑变,但此类瓷器传世很少。此外,还有白中深黄的“象()牙白”、白中浅黄的“奶油白”和白中泛青的“葱根白”,以及纯白的“鹅绒白”。
德化窑瓷器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