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通宝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20年间,各类古钱从整体看,平均涨了10倍。总体说来,古钱市场正健康发展,稳健上涨,近几年更有加速上升趋势以清十帝钱为例,5年来,平均升值幅度为300%~400%,特别是发行量较少的真品官铸雍正大币,品相好的甚至可以卖到300万-枚,较两三年前价升10倍。有关拍卖资料显示,古钱币是拍卖市场的常客,拍价也不断创新高。去年12月26日在古玩同治通宝”宝泉局祖钱一枚编号:8916成交价:RMB1,920,000拍卖日期:2011-12-08拍卖专场:马定祥收藏钱币遗珍夜场
多做文化积累才会“捡漏”针对绝大多数读者关心的价格问题,专家表示,收藏要从文化历史价值角度出发,不要太急功近利。而且只要其学术价值被认可了,市场也会认可其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很普通的品种的特殊版式,价值也非常高。比如一位钱币收藏家曾在广西南宁以10多元的价格买入两枚同治通宝,回到上海后把其中一枚给了一位好友,而这位好友则“意思意思”地给他1000元。
众所周知,同治通宝是极其普通的品种,为什么这一枚值1000元?原来,这枚同治通宝是广东铸造的,有“宝广局”字样。当时清要求广东自己铸造钱币,而广东只铸了极为少量的钱币以应付检查,所以其传世量非常稀少。
这位藏家感叹:“有时很普通的品种只因为某个版式的不同,就有较高的价值了,那才是真正的‘捡漏’。”
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始铸行。但因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常见的仅有“宝泉”(户部)、“宝源”(工部)、“宝苏”、“宝浙”、“宝昌”、“宝川”、“宝桂”和“宝东”等局,其余很少发现或仅见部颁样钱。“同治通宝”面文汉文宋体、楷书互见,各局所铸,大小、轻重参差不齐,一般径为22毫米左右,重约3克,铜质较差,铸工不精。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同治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小平----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7-01-08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6-04-20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6-10-19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260,000----日期:2016-11-24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小平----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6-03-08
“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05-13
“同治通宝”背八卦纹宫钱------价格:RMB2,210,000----日期:2016-09-04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小平----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7-06-10
“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3,190,000----日期:2016-11-15
同治九年同治通宝宝浙局样币----价格:RMB3,680,000----日期:2017-07-15
穆宗同治年间铸。因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小平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别局较少见。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09年--2010年同治通宝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同治通宝一共有75枚拍品上拍,总浏览7792次,参与总人次达到36人,出价次数203次,其中价格的是清代同治通宝宝巩局当五部颁样钱,藏家为关注的同治通宝如下:同治通宝宝陕局、同治通宝15枚、同治通宝(钱文倒置)。其中竞争为激烈的“同治通宝(钱文倒置)”定价7000元人民币起拍,在经过34次出价后,后以101万元的价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