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无锡包装设计 比稿 有毒

时间:2016-01-04 15:23

  1、“大”搞——醉翁之意

  广告主对比稿大肆宣扬炒作,勾引得广告公司蜂拥而上,干“才”碰上烈火,不求回报地发光发热。广告主则集思广益,取百家之长,然后自己“综合代理”,或者找一家收费低廉的公司来具体执行。

  知识产权?嘿嘿,法律是讲究证据的,何况,像这样的英雄“峰”会,你还不允许“英雄所见略同”吗?

  2、“瞎”搞——混水摸鱼

  广告主既不公开比稿消息,也不公开比稿名单,甚至不公开评判标准,一切尽在不言中,然后顺理成章地下落不明。

  广告人不清楚游戏规则,不了解对手情况,闹了个“糊涂死”。

  3、“通”搞——劳民伤财

  起初广告公司是为了争取综合代理才十八般武艺样样过招,现在去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了一个影视创意,甚至一个标志,一款海报设计,一款企业画册设计也不得不屈尊应战。

  参与公司也从以前的两三家升到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广告主当然想要后宫佳丽三千人,问题是,比稿注定最终只能万千宠爱于一身。

  4、“乱”搞——记无宁日

  一些广告主把比稿挂在嘴上,让为他服务的广告公司提心吊胆过日子,造成广告公司也非常实际,得过且过不考虑长远目标,最终受损害的自然是品牌与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广告主一年一换广告公司的原因之一。他们当然羡慕国际广告主与广告公司的“婚姻式”关系。

  不过,比稿毕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唐风汉韵无锡画册设计公司发现,很多很多广告公司都有种种应变之态。特种部队个个“牛B”,一些公司成立专门的比稿小组,一有比稿就让这些特种部队上场,中标后只用散兵游勇服务。

  广告候鸟 飞来飞去

  比稿时,有些广告公司临时请枪手壮大实力;

  提案时,再请些其他人种(比如蓝眼睛白皮肤)来装点门面;

  比稿一结束,他们就飞走了,不过下次提案他们还会再出现。

  造假广告——中看不中用

  既然这些广告公司的目的只是赢得比稿,而不是真正实施,那就要看谁会“盖”了,反正赢了再说。

  这些广告大师专盖海市蜃楼,到真正实施时,只能重新来过。

  唐风汉韵无锡画册设计公司一直醉心于设计事业中,享受着作为设计人的乐趣,同时也饱尝了作为广告人的辛酸。这其中最叫人疾愤的莫过于那些存心不良的广告主,打着“比稿”的幌子肆意掠夺广告人的灵魂。过去与众多受骗的同道一样,轻信广告主,被表象的东西所迷惑,不能认清真相,不止一次地喊冤无门。经一事,长一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回到原则性上,对任何性质的比稿直率地说“不”,我们只把宝贵的时间用于做实效的事。

  纵观时下的比稿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摆架势:这种广告主仗着自身是什么大公司,大动干戈,哪怕是只做一款单页都得比稿。此般结果:广告主采百家之长,自己了结这一单,或者找一家专门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制作单位代劳照瓜画葫芦。

  2、玩虚的:广告主没公开比稿消息、评比规则及参与的公司名单,连蒙带骗,对设计公司挨个糊弄要出稿,无锡画册设计师没完没了地挑灯夜战,落得的结局:稿件成了“飞机稿”,广告主心里还自个乐着嘲笑那可怜的设计师们:生的糊涂,死的窝囊。还请这些广告主们自重:广告人也是有自尊的!

  3、好交差:领导交待下来的任务,如企业画册设计,办事者为了讨好领导,自作聪明,一副巧舌弹簧的样子,如说:我是认为你们是不错的设计公司,不过,我们公司领导不知道你们设计如何,所以需要先设计个样子给我们看,你也知道我总不好就找你一家便向领导交差的……云云,这样的结果:很简单,你是认可了人家的水平才找人来洽谈的,却对自己没自信,还想指望人家投入精神为你效劳,没事做的公司才会陪你玩这把戏,人家最多随便出个稿糊弄你了事,反正一切前途未卜咯?